APP下载

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手术视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8-01-16朱利勇李伟正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三科湖南长沙410013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培修补术腹股沟

朱利勇,赵 磊,李伟正(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三科,湖南长沙410013)

腹股沟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日益增多。现有的外科及解剖教材涵盖了腹股沟区域的插图,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但对学员而言,还是较抽象,学员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区域内重要血管及其他组织的分布和走形仍无法完全理解,对细小结构也无法精确掌握,无法很好地理解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原理和过程[1]。

在解剖学上腹股沟管是潜在的间隙,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腹股沟疝根据解剖结构的不同分为斜疝、直疝等,其中斜疝又分为不同类型,初级规培学员很难对腹股沟管具有全面认识[2]。通过观摩或参与手术,对规培学员掌握腹股沟解剖结构大有帮助。但在实际手术中,对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给予每名规培学员充足上台或台旁观摩的机会并不多,且主刀医生往往专注于手术操作本身,从而忽略了手术及解剖教学,致使规培学员无法学习腹股沟区解剖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精髓[3]。而将腹股沟解剖模型和手术视频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可使抽象的解剖结构直观化,大大增强了规培学员的感性认识,并巩固知识,增强记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将腹股沟解剖模型和手术视频结合应用于临床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本院普外科规培学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人,女6人;年龄24~26岁。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研究组学员中男21人,女4人;年龄24~26岁;平均入选考试成绩(76.78±8.23)分。对照组学员中男23人,女2人;年龄24~26岁;平均入选考试成绩(77.18±8.16)分。两组学员性别、年龄、入选考试成绩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对照组 带教教师先简单复习腹股沟区解剖和腹股沟疝的内容,然后带学员进病房询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由学员总结病例特点;教师提供检查结果,学员提出诊治方案;最后带教教师归纳总结当次课的内容。

1.2.1.2 研究组 由带教教师讲授理论知识,重点围绕腹股沟解剖模型的解剖结构讲解疝发生原理和过程,然后再播放手术视频,由带教教师讲解,介绍器材、手术步骤、术中并发症防治等。

1.2.2 评价方法 培训结束时由未参加本研究的医生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同时,对两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客观了解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82.8±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2,P<0.05)。

2.2 两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比较 研究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反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提高,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腹股沟疝发生机制及过程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理解更加透彻,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使用解剖模型及视频,对该教学方法较为满意。

表1 两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比较[n(%)]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常规手术,国内临床常用术后舒适度、恢复快慢、手术创伤大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评价手术疗效[4-5]。

疝和腹壁外科在材料学和手术学方面均有快速发展,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6]。目前,多数医院及带教教师仍采用传统医学教育,既“教师为主、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材为主、解剖图谱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7],已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疝和腹壁外科被称为“最经典的手术,是整个外科的缩影”,年轻的规培学员应熟知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并应接受系统的疝修补术训练[8]。

手术图谱和解剖图谱缺乏三维立体感,只能展示二维图像,规培学员难以将二维图像转换为三维立体结构,很易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对具有复杂解剖结构的腹股沟疝教学,传统教学手段难以适应教学的发展需求[9]。将腹股沟疝解剖模型和腹股沟疝手术视频紧密结合教学,既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地提高规培学员的学习兴趣[10]。

规培学员通过传统系统解剖的学习,对人体结构普遍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11],而应用腹股沟解剖模型和手术视频结合教学,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抽象,较之解剖图谱来进行学习,将立体解剖模型和手术视频结合教学更直观,立体感更强,学员印象更深刻。(2)通过观看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手术视频的方法,能加深学员对解剖结构的理解,理解更充分,对其将来主刀腹股疝修补术具有很大的帮助。(3)如将腹股沟疝手术视频或手术观摩讲解与腹股沟解剖模型相结合,可使规培学员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腹股沟的解剖标志。可采用视频剪辑技术将手术视频按手术步骤剪辑成多个简短视频,与相应的解剖模型结合,并将需要关注的解剖结构分别标注于腹股沟解剖模型,如腹壁下动脉、死亡三角、死亡冠、疼痛三角等,以加深学员对解剖名词的理解。

本院应用腹股沟解剖模型及手术视频结合教学,使规培学员可正确地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也可真实了解腹股沟区毗邻器官的位置及关系,使学员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腹股沟解剖模型与手术视频相结合的讲解,同时,结合教师的重点讲解,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有利于学员系统、全面地学习腹股沟区疾病的临床解剖学知识,为下一步掌握腹股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方案奠定了基础。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用高清视频教学,可根据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学员关注的问题将视频快放、慢放、回放等,并与解剖模型相结合进行详细解析[5]。

总之,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腹股沟疝手术视频的教学模式,在本院规培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年轻的规培学员经历这种新模式教学后,对腹股沟区的解剖认知、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原理及过程均上升了一个层次,对其日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腹股沟疝手术视频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1]姜洪池,代文杰,陆朝阳.普外科微创理念与实践[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5):292-294.

[2]DAY FC,SRLNLVASAN M,DER-MARTIROSIAN C,et al.A Comparison of Web-based and small-group palliative and end-of-life care curricula:a 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at one institution[J].Acad Med,2015,90(3):331-337.

[3]NICHOLL TA,LOU K.A model for small-group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large class facilitated by one instructor[J].Am J Pharm Educ,2012,76(6):117.

[4]ZOLLINGER RM JR.An updated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nguinal hernias[J].Hernia,2004,8(4):318-322.

[5]申英末,陈杰,王振军,等.疝修补材料的发展与新进展[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7,1(1):56-59.

[6]李川江.外科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南方医学教育,2008(4):11-12.

[7]谷仲平,张涛,倪云峰,等.循证医学理念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06-107.

[8]陈思梦.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6):506-507.

[9]唐健雄.我国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发展和建议[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7,1(1):2-3.

[10]王明刚,杨硕,朱熠林,等.新鲜冰冻尸体行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在疝和腹壁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5,9(4):78-80.

[11]贾乾斌,刘自明,程南生,等.外科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6):467-469.

猜你喜欢

规培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