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分析*

2018-01-16张文静赵雪红刘倩蓉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微课

张文静,周 茜,赵雪红,刘倩蓉(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药理学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搞好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药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良好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1-2]。为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本研究对某医学院已学过该门课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课程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直接听取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分析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1月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127名。课程开设时间连续集中5周。课程内容包括药物一般知识及常用实验动物基本操作、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急性中毒的解救、胰岛素过量及解救等,共20个学时,所用教材为胡还忠主编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3]。

1.2 方法 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包括14个问题,采用不记名方式,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发放问卷127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 对问卷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127名学生中选择“喜欢”该课程 112名(88.2%),选择“一般”8名(6.3%),选择“不喜欢”7名(5.5%)。对 5个实验项目,102名(80.3%)学生表示“满意”,25名(19.7%)学生选择“不满意”。

2.2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需求 127名学生中希望实验开设时间“集中在连续几周”内完成的有61名(48.0%),希望实验课程“贯穿整个学期”的有48名(37.8%),选择“其他”18名(14.2%),在“其他”选项内填写:(1)希望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有机结合,更好地加深药物知识的理解;(2)希望实验课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分学期授课,提供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反映最感兴趣的实验形式是“动物实验(有手术)”,占90.6%(115/127)。127名学生中最感兴趣的实验对象是“家兔”的有107名(84.3%),希望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70名(55.1%),选择“否”44名(34.6%)。希望通过药理学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解药物作用机制”的有 101名(79.5%)。见表 1。

表1 受访学生对课程学习需求调查结果(n=127)

2.3 学生的学情状况 127名学生中能自觉预习实验内容83名(65.4%),在“你认为影响实验失败主要的学生因素”选项中77名(60.6%)学生选择“其他”,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对实验不熟悉”;45名(35.4%)学生选择“实验动物质量不高”。在“你认为影响实验失败主要的教师因素”选项中119名(93.7%)学生选择“其他”,学生反映的问题:(1)实验人数太多,教师示教看不清楚;(2)教师每组指导时间太少;(3)教师严厉、严格的教学态度和要求。在“你是否希望把药理学实验动物手术操作制作成微课”选项中94名(74.0%)学生选择“是”。113名89.0%学生能较好地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14名11.0%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见表2。

表2 受访学生的学情状况调查结果(n=127)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理学实验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深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习该课程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均较高。

药理学实验课程是完成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后开展的课程,除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和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病理生理变化外,还需要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内容更加丰富,且难度系数也在增加。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急性中毒的解救实验项目中需对家兔进行妥善照顾和使用,且实验步骤烦琐(家兔的基本操作,中毒前后生理、病理变化的观察,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和阿托品、碘解磷定药理作用的理解,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等)。药理学实验课程特点决定了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结合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尝试,以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课时限制、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4]。学生虽然能在短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但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作者也发现了客观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一个实验室内5~6个小组(每组5名学生)围绕1名指导教师现场示教讲解,观察距离和示教过程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加之现场示教是一次性完成,学生无法重现学习过程。(2)课时少,涉及药物实验比例小,实验教学进度与理论教学进度脱节,55.1%(70/127)的学生希望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然而,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小组成员选择适宜的实验课题,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动物,进行小组合作考查药物的作用[5]。该过程需投入较多的时间,学生平时学业任务繁重,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短时间内无法保证自主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开展。

针对此情况,作者认为,目前流行的微课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微课是目前新兴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有研究表明,将微课用于药理学实验课程能很好地解决药理学实验课程中出现的问题[6]。教师根据实验教学需要编写微课,设计脚本,录制实验关键环节,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微课,方便学生课前、课堂中、课后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7-8]。此外,设计精美、内涵丰富的微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9]。60.6%(77/127)的受访学生集中反映对实验的不熟悉影响了实验成功率,也表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微课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丰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实验动物的标准化也是影响课程的关键因素。今后,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应尽量从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供货单位购买,保证每批实验动物质量合格。教师需具有较强的实验动物伦理意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动物,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规范合理使用实验动物的良好品德。

药理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比,实验课上师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师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学生做实验时谨小慎微,害怕尝试。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式的指导,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互相理解融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作者初步了解了某医学院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王春波,韩彦弢,周颖斌,等.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S2):12-15.

[2]陈敏,张明升,王燕,等.基于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51-53.

[3]王梅.提高机能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62.

[4]张昱,朱司宇,史宝旭,等.高校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的建设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16-118.

[5]袁文丹,陈金荣,刘巍,等.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药物对家兔实验性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2272.

[6]胡颖.采用微课开展药理实验教学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5,17(5):118-119.

[7]李旭伟,郑倩,刘华,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6,38(2):124-126.

[8]牛慧芳,潘国聘,牛秉轩,等.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1):241.

[9]吴海平,刘学敏,武志兵,等.微型视频课程在系统解剖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5,38(2):249-250.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