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6年“两纲”妇幼卫生指标分析

2018-01-16廖义琛重庆市渝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40001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妇幼卫生渝中区妇幼保健

廖义琛,陈 红(重庆市渝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400010)

《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两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核心和方向[1]。为了解重庆市渝中区“两纲”实施进展情况,提出下一步对策和建议以推动10年“两纲”的全面达标,本研究对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6年“两纲”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重庆市渝中区7家助产机构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2011—2016年妇幼卫生年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和出生缺陷监测报表的相关数据。

1.2 方法 参照《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与评估指南》《重庆市渝中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监测评估方案》的相关要求对上报数据进行调查、核实、质量控制和漏报校正,报表人员为经过培训的妇幼信息人员。

2 结 果

2.1 妇女保健主要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发展,2011—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为7.30/10万(根据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印发的《全国妇幼卫生年报表填报手册》,孕产妇死亡率计算公式的分母为活产数。2011—2016年共死亡2例,活产数为27 397例),达到“两纲”目标要求(不超过20.00/10万)。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产后抑郁自杀。(2)孕产妇保健服务:2011—2016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先升后降再上升,达到“两纲”目标要求(高于85.00%),2013年最低(87.01%),以后逐渐上升,2016年达97.30%。自2011年渝中区将各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纳入产科质量考核,加大宣传教育后,剖宫产率从55.73%逐年降低至48.60%,降低了7.13%。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逐年降低,2016年较2011年降低了0.40%。(3)婚前医学检查率:2003年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一直维持在7.00%以内。2012年重庆市渝中区实施“婚登婚检一站式”服务(婚姻登记和婚检合署办公)后,婚检率上升至50.00%,2016年达57.67%,升高了51.38%。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从77.86%逐年上升至91.00%,达到“两纲”目标要求(高于80.00%)。2015年渝中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有效融合后,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也稳中有升。见表1。

表1 2011—2016年妇女保健主要指标

表2 2011—2016年儿童保健主要指标

2.2 儿童保健主要指标 (1)儿童死亡指标:2011—2016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分别达3.35‰、3.80‰,但仍低于两纲目标要求(10.00‰和13.00‰),其中婴儿死因顺位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和肺炎。(2)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1.84‰逐年增加至19.90‰,增加了8.06‰,未达到“两纲”目标值(<10.00‰)。(3)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011—2016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两纲”目标值以内(4.00%),但呈上升趋势,2016年比2011年增加了0.56%。(4)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2011—2016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波动下降,从6.35%降低至4.74%,降低了1.61%。(5)儿童保健指标:2011—201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比2011年分别增加了18.65%、21.56%、2.86%、4.02%。见表2。

3 讨 论

重庆市渝中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达到了“两纲”目标,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产儿科医疗质量,将这3个死亡率维持在目前水平,并认真研究死因,防止反弹。

在孕产妇死因中首次出现了产后抑郁自杀,说明除对孕产妇进行常规的医疗保健服务外,还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及早排除心理危险因素。加强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保健的认知度,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2]。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婴儿死亡率[3]。在婴儿死亡原因构成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居前3位,因此,提高围产保健和产儿科质量、预防早产、加强优生优育指导、开展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4]。

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影响新生儿、婴儿死亡率,且与小儿长期预后、生长及发育迟缓、残疾、成人期疾病等密切相关[5]。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6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虽达到了“两纲”要求,但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高龄妇女生育“二孩”,而高龄妇女生育本身就有极大的风险性,导致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6];(2)妇幼卫生监测跟踪质量提高了,补漏调查工作得到落实。

儿童保健指标体现了政府对儿童的关心程度,也体现了卫生保健部门提供儿童保健的服务水平[7]。2011—201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保健质量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分析原因:(1)重庆市渝中区为纯城区环境,主要是由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而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足且专业素质欠缺,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儿童保健服务;(2)重庆市渝中区人口流动性大,小型民办托幼机构不规范的卫生保健给儿童保健管理增加了难度。为提高该区儿童保健质量,辖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同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重视群体保健工作,配备足额的保健专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并加强流动人口的儿童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职责划分做好辖区托幼机构尤其是民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监督管理工作。

婚前医学检查是保证健康婚配、防止疾病传播和遗传病延续的重要生殖保健措施[8]。2003年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后,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体现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对公民基本人权的尊重,但婚检率明显下降,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增加了难度[9]。尽管采取了“婚登婚检一站式”服务、免费婚检等措施,但婚检率仍低于60.00%。因此,婚前保健服务机构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与民政部门的配合,积极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服务,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个人和社会的认可。

2011年以来,重庆市渝中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升高,可能原因:(1)婚前医学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10],而2003年后婚检率明显下降,婚前保健项目流于形式;(2)由于人们对遗传优生优育、产前诊断认识不足,孕前和孕早期保健及产前诊断覆盖率较低;(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群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需提高婚检率,加强孕前和孕早期保健,开展优生优育咨询和产前诊断,提高健康教育力度[11-12]。

为全面推进“两纲”妇幼保健指标的落实,提高辖区妇女儿童的生命质量,可利用重点节日和宣传日开展不同层次的妇幼健康教育培训、讲座、咨询、义诊等宣教活动,加强二胎育龄妇女的孕前保健意识,增强其对婚前、孕前检查,孕期疾病筛查的依从性,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对头胎孕妇的宣教,使其掌握促进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预防瘢痕子宫的发生,为今后优生优育“二孩”打下有利的基础。

相关部门应启动新一轮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和区妇幼保健院专科标准化创建,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标准,切实做到以考核促工作,推动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落实。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加强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和流程,同时,借助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使保健关口前移,改变妇女生育动态掌握不及时的现状,提升辖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辖区医疗机构要从强化优质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综合提升产儿科服务能力。加强妊娠风险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健全会诊、转诊救治机制,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救治能力。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落实贫困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专项救治经费,完善救治机制,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健全高危妊娠预警预告机制,同时,妇幼保健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教,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严格的孕前、孕期、产前、产后等干预,降低各高危因素的风险性,对已发生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疾病等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1]陈权富,栾荣生.成都市龙泉驿区2001—2010年妇幼卫生指标完成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5):17-18.

[2]喻玉珍,胡兰.武汉市洪山区2000—2010年妇幼卫生“两纲”监测指标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660-2663.

[3]杨欢.2005—2009年武汉市洪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5):442.

[4]黄翠敏,樊利春,罗庆,等.2003—2014年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与孕产期保健服务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9):1600-1602.

[5]李静,赵军.宜昌市“两纲”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01-4703.

[6]农建伟.广西百色市“两纲”妇幼卫生信息主要指标运行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7):1069-1072.

[7]尹惠仙.武定县2001年至2010年“两纲”主要妇幼保健指标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9):83.

[8]王瑞平.新疆昌吉市“两纲”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0-11.

[9]姜晓琼.武汉市洪山区婚前保健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485-4486.

[10]严爱玉,吴跃飞.宣城市2001—2010年《两个规划》卫生指标执行情况中期报告[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174-1175.

[11]葛雅彬,于清.东陵区2007—2009年孕中期出生缺陷筛查现状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49-2250.

[12]赖菊英,阙旭辉.永定区妇幼保健指标中期评估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2):96-98.

猜你喜欢

妇幼卫生渝中区妇幼保健
流动的希望:新中国早期的妇幼卫生工作队
渝中区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试论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浅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下的妇幼卫生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传统风貌片区发展思路浅议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