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从脾胃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2018-01-16倪道艳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清阳素问气机

倪道艳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眩晕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有“眩冒”、“眩扑”、“掉眩”等不同的别名。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眩晕是以上述症状常常同时并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前庭中枢性眩晕中最为常见的类型[2]。2006年我国发布的《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3]中阐述,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包括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伴有肢体无力、头痛、呕吐、短暂意识丧失等。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有关眩晕病的研究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在病机及治法方面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理论体系;同时,中医药治疗眩晕相对西药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起作用,与单一化学药物比较,具有更大的潜力;因此,从脾胃着手,探寻其与PCI的关系,对于治疗PCI具有重要意义。

1.祖国医学对眩晕病的认识

1.1 肝阳上亢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说明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肝失条达;《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云:“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即将眩晕产生归因于风、火相关。内风是由机体本身内部产生的病理变化而来,有实风与虚风之分。实风多因情志不遂,忧郁恼怒,肝气郁滞,郁而化火,阳亢生风;虚风则多因年老,肾阴不足或平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肝风上行,头目失于清明,则发眩晕。

1.2 气血亏虚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海也。故李东垣云“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同时,张景岳主张“无虚不作眩”,又云“虚者居其八九”。故中焦土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从而导致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发眩晕。

1.3 肝肾亏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素问·五脏生成》曰“头痛癫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是也”;而《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先天不足,或因年高而致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无以充盈于脑窍,皆可发眩晕。

1.4 痰浊中阻

张仲景最早提出眩晕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痰饮。《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的观点。可见脾胃失于健运,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阻中焦,使清阳不升,脑脉失其所养,而致眩晕。

1.5 瘀血阻窍

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提出了“血瘀致眩”的理论。杨仁斋《直指方》云:“瘀滞不行,皆能眩晕。”清代王清任曰:“虚不受补,皆是瘀血”。瘀血阻窍,经络闭塞不通,脑窍失于荣养,故发眩晕。

2.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后循环缺血[3]指的是“供应大脑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多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症状”;其本质就是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目前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的血管病理性改变[4],PCI的常见发病原因是脑血管狭窄和闭塞。烟酒等不良嗜好、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疾病均是PCI发病的危险因素[5]。后循环TIA导致的眩晕临床症状除眩晕外,常伴有呕吐、头痛、视力下降、复视等,同时可能产生双侧肢体无力、麻木、共济失调,更有甚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反复发作是这种眩晕的主要特点,因后循环供血范围广泛,故临床上还常伴有脑干或小脑缺血导致的一些其他症状[6]。一旦后循环TIA产生,这类病人通常临床出现症状没有特异性,常常伴随产生,其中表现为单一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很少[7]。后循环梗死导致的眩晕并不是一种特异性的诊断依据,这种的眩晕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脑干或是小脑发生梗死而引发,眩晕只是其中的一个临床症状。

3.从脾胃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理论依据

3.1 气运血昌,痰瘀不生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海,后天之本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李东垣认为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人之根本,阴阳尔,究其质,气血尔。当人体脾胃强健,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则能充分荣养人的机体。脾胃健运,则不会内生痰湿,同时,血行正常,则瘀血无处能生。现代人多有痰湿,盖因不重饮食,嗜食肥甘厚味,导致人群普遍“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从而提高了PCI的发病率。而当人体脾胃健运时,气运血昌,痰瘀不生,而不生眩晕。

3.2 升降相因,无惧风痰

脾主升发清阳,胃主通降浊阴,是人体气机之枢。脾升胃降,升降相因,方能使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言脾运“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故调理脾胃、使其升清降浊,此为调畅气机之关键,治疗眩晕的关键。脾土不足时,根据中医五行,可母病及子,致土不生金,肺金难平肝木,致“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又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不化食滞,致脾土壅盛,反侮肝木,使肝木不得疏泄进而郁而生风。而现代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放生了巨大变化,嗜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常;而现代人普遍压力过大,多有情志不遂,忧郁恼怒,而致肝气失于疏泄,郁而生风,上行头目,均可致眩晕的发生。因此,脾升胃降,风散瘀消,气血上承与脑,营养充分则眩晕可平。

4.小结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人们缺乏体力劳动的同时,饮食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快餐式饮食使人们每日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要量,进而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髙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些无一不提高了PCI发生的几率。中医认为,脾胃为中土,主生化气血,而脾主升发清阳,胃主通降浊阴,构成人体气机之枢纽。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最常见原因为痰瘀互结,风痰互扰,从脾胃着手,使气运血昌,升降有序,而治眩晕。

猜你喜欢

清阳素问气机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