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研究进展

2018-01-16向艳华刘飞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药浴气血中医药

向艳华 刘飞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 郴州 423000)

对于产妇产后康复,我国传统中医药始终较为关注,特别是产后1个月的康复,称之为“坐月子”。产后康复对于产妇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调理不当,产妇不但身体状况难以恢复到孕前的健康状态,还会出现一些相关病症,如恶露不绝、身痛、腹痛、发热等。因此,运用中医药手段进行治疗,对于产后康复能起到较大的帮助[1]。

1.中医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原则

1.1 产后用药

根据中医理念,产妇在分娩之后,处于肢体多虚状态,百节空虚,同时产后瘀滞情况较多。在妊娠期间,产妇为了滋养胎儿,会对全身气血进行汇聚,而在分娩过程中,会对气血造成较大的伤耗。如果采用剖腹产的方式,将会产生更多的出血量,进而造成气血俱损,形成虚弱体质,气血不足。另外,如果产妇分娩中受到寒邪入侵,或是饮食生冷,没有进行恰当的调理,情志状态不佳等,都会引起血流不畅,体内瘀滞,进而影响产后康复[2]。

1.2 治疗原则

在产妇产后用药当中,要充分考虑到产妇的多虚之体,避免过补,防止体内瘀滞留滞过多。如果产妇自身具有瘀滞的情况,治疗中应采取祛瘀的原则。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要确保合理的用药。在产后用药中要保证及时,避免病情发生延误。而对于一般性的疾病,要合理及时的用药治疗,并考虑到母婴情况,避免疾病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用药中要保证谨慎的原则,兼顾考虑产妇和新生儿,以确保二者安全[3]。

2.中医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方法

2.1 方药治疗

在产妇产后康复中,很多经典的传统中药方剂,已经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产妇身体状况适当加减,即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对气虚血瘀型的产妇,可使用补气生化膏治疗,能促进产妇产后功能恢复,有显著的疗效。对身体虚弱的产后产妇,以常规护理及饮食为基础,使用吴茱萸、炙甘草、川芎、黄芪等中药材以水煎服,可明显改善和缓解产妇虚弱状态。对产妇使用归红合剂治疗,可发挥活血化瘀之功效,对乳汁分泌加以促进,对子宫收缩进行调节,对产妇的产后康复有较大的帮助[4]。

2.2 中成药治疗

目前,中成药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出现和应用,因而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对药物流产的女性,可以使用五加生化胶囊治疗。而该药不但可对流产女性进行治疗,在一些产后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对女性产后康复保健较为有利。该药可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提高抵抗力,促进产后康复。对手术分娩和自然分娩的产妇,使用益宫颗粒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能促进子宫修复,使恶露持续时间缩短,进而对产妇产后康复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产后产妇使用益母草颗粒和生化汤丸联合治疗,对于产后出血有着较好的预防效果,使胎膜残留率降低,产褥期感染、宫缩乏力等症状也会减少。

2.3 针灸按摩治疗

针灸按摩对产妇产后康复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效果,对于产妇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大有帮助。同时,针灸按摩还能够帮助产妇调节免疫功能及脏腑功能,对产后子宫收缩加以促进,对于产后相关疾病的预防有着很好的效果。例如,对产后产妇选择中府、膻中、乳根、乳中等穴位进行乳房按摩,选择三阴交、关元等穴位进行子宫和宫底按摩,选择足三阴经、组三阳经进行足底按摩能缩短产妇泌乳初始时间,促进产后子宫快速恢复,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选择三阴交、足三里、子宫、关元、百会等穴位针灸,与盆底肌功能锻练相结合,对于产妇产后脏器功能、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都更为有利[5]。

2.4 足浴药浴治疗

足浴药浴使用水液溶解药物,能发挥调和气血、温通经脉之功效,对于加快新陈代谢、刺激改善循环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足浴药浴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促进子宫修复,控制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另外,能够对产后疲劳促进消除,对睡眠质量加以改善,有助于产妇产后抵抗力的提高。使用中草药药浴对产后72h产妇进行护理,擦洗头颈部之后,将全身在药液中浸泡,能显著减轻产后肌肉酸胀感,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对产妇采取重要足浴配合局部按摩,使用益母草、白鲜皮、白芷、陈皮、肉桂、防风、石菖蒲、蛇床子、紫苏叶等进行足浴,再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按摩,能促进子宫恢复,改善睡眠质量。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之后,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产妇产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医药在产后康复方面能发挥较大的优势,其具有有效、便宜、方便、安全等特点,利用中医药方法,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猜你喜欢

药浴气血中医药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药浴益身心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苦夏药浴正当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