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发酵与滤膜法测定桶装水粪大肠菌群比较

2018-01-16高梦雅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张伟欣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酵法大肠菌群滤膜

□ 高梦雅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张伟欣 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替代的资源,确保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的重大问题[1]。据WHO估计,每年至少有500万人死于水传播性疾病,世界各地每年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口处于这些疾病的危险之中[2]。有调查表明,饮用水样中,大肠菌群不合格率达到13.3%~25.0%[3]。

粪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44.5 ℃培养24~48 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4]。该菌群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5]。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6],粪大肠菌群作为瓶桶饮用水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检测方法无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粪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被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饮用水中是否有粪便污染。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指出,与饮用水有关的卫生问题都来自微生物(细菌、病毒、原生动物或其他生物来源)的污染[7]。国内外相关机构对桶装水的不定期监测结果显示,反映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有关指标中,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较为常见,已经成为桶装饮用水最严重的卫生问题之一[1]。本文在参考HJ/T 347-2007原理的基础上,对用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检测桶装水中粪大肠菌群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1 多管发酵法测定粪大肠菌群

1.1 方法原理

多管发酵法是以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来表示试验结果的。实际上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估计水体中的大肠杆菌密度和卫生质量的一种方法。

1.2 分析步骤

包含水样制备、实验空白、初发酵、复发酵。

1.3 结果计算

根据发酵管出现阳性结果的数目,查MPN最可能表,得出每升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2 滤膜法测定粪大肠菌群

2.1 方法原理

将水样注入已灭菌的放有微孔性薄膜的滤膜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即被截留在膜上,然后把滤膜放在M-FC培养基上,44.5 ℃下培养,然后计数滤膜上生长的次特性菌落数,计算出每升的水样中含有的粪大肠菌群数。

2.2 分析步骤

包含滤膜、滤器灭菌、加样、实验空白、培养。

2.3 结果计算

如果培养基上的菌落呈蓝色或蓝绿色,则为粪大肠菌群。可计算出1 L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3 结果分析

3.1 结果计算与汇总

两种方法测定桶装水中粪大肠菌群的结果经计算与查询MPN表格[4-5],得出以下结果。

(1)水样开封1天、3天、5天,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皆未测得粪大肠菌群。

(2)水样开封7天、10天,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测得粪大肠菌群分别为20个/L和3个/L。

(3)水样开封15天,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测得粪大肠菌群分别为20个/L和15个/L。

3.2 影响因素

(1)桶装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有水源、水处理系统、工厂卫生管理、塑料桶和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7]。

(2)多管发酵法需要经过初发酵与复发酵两个过程才能计算出每升水中粪大肠菌群的MPN值。步骤烦琐且复杂,而且受发酵管容积的限制,对检测水样有一定的要求。

(3)滤膜法将细菌通过过滤装置留在滤膜上,受滤膜孔径的影响,对菌落计数统计有一定的影响[8]。

4 结论

(1)多管发酵法对粪大肠菌群含量低的水样检出效果不理想,而滤膜法能检测出粪大肠菌群含量低的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

(2)滤膜法比多管发酵法更适合检测桶装水中粪大肠菌群,对于桶装水而言滤膜法的检测结果比多管发酵法更为可靠;

(3)桶装水在开封7天后,水中的粪大肠菌群会增加,所以尽可能在开封一周内饮用完毕。

[1]温睿.牡市桶装水微生物质量调查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8):120-122.

[2]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3]王全新,马红朋,王海欣,等.禹州市桶装饮用水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调查[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2):78-79.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5]姚勇芳,朱美娟,谭才邓.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93-99.

[6]国家标准委.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7]吴清平,张永清,张菊梅.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风险控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1):188-191.

[8]戴巧容,刘育,李燕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7):213.

猜你喜欢

发酵法大肠菌群滤膜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两种品牌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检测试剂性能的比较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生物滞留池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粪大肠菌群的试验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快速酶解发酵法制备豆酱时酶解条件的优化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荷负电手性壳聚糖纳复合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