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018-01-16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甜味剂防腐剂

□ 唐 明 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日趋严格,并对食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残留限值相关标准。为有效保障食品检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加强对色谱分析技术的深入研究,并有效推广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有效改善食品检测的质量,并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

1 色谱分析技术概述

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基于如下原理:混合物中包含有各类不同组分,在某物质中,各类组分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溶解及吸附性能[1]。对上述原理进行充分利用,可实现混合物包含的各类组分的有效分离。色谱分析技术具有诸多种类,基于流动相态呈现的差异性,可将该技术分为液相色谱分析技术以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当前,色谱分析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以及测定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实用性,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较快的分离速度,可实现良好的循环利用。另外,色谱分析技术可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操作,且呈现出较高水平的检测灵敏度。在食品化学分析相关领域,主要对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采用,实施相关检测。对于脂质食品实施样品净化,主要对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采用。另外,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借助色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食品添加剂以及各类保健食品相应的功能性成分的科学分析。同时,还可借助色谱分析技术,在生物试验科学指导的基础上,辅之仪器分析相关技术,实现对食品所含毒素的科学分析和准确鉴定[2]。

2 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2.1 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食品营养成分涵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对食品所含营养成分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测定,有助于增强膳食搭配的合理性,促进人体对食品营养成分的良好摄入。通常,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实现对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测定。①对食品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检测。采用色谱分析技术对食品所含碳水化合物进行检测,能呈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并实现对食品所含各类糖分的准确测定。当前,国际社会,对酒类糖分进行测量,所规定的标准方法,即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该技术结合蒸发光散射,可实现对龙眼所含寡糖、单糖等组分及实际含量的准确测定。同时,还可对各类栗子等食品所含的葡萄糖及果糖等糖类进行准确鉴定。采用该技术对食品所含麦芽糖实际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糖腈乙酸酯相应衍生物的有效测定,在测定过程中,衍生物的制备操作相对简单,且对相关试剂的获取较为便捷,对任意单糖进行测定,均可实现对单一色谱峰的有效获取。②对食品所含氨基酸的检测。酶以及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即是氨基酸。氨基酸在生命物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食品所含氨基酸的实际含量进行测定极有意义。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技术其灵活性极高,且易于推广,在氨基酸检测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例如,OPA柱前衍生RPHPLC技术可实现对豆浆中呈现游离状态的氨基酸的快速测定,并促进各类氨基酸的有效分离;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试样,结合液相色谱,可实现对乳制品所含16种氨基酸实际含量的准确测定。总之,采用色谱分析技术对食品所含氨基酸进行检测,操作相对简单,且呈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分离度。

2.2 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有助于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改善食品质量和口感,并实现食品保质期的有效延长。人体对微量食品添加剂进行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若在食品中滥用各类添加剂,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甜味剂、色素以及防腐剂等均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2.2.1 对食品甜味剂进行检测

通常,在食品中添加甜味剂以增加食品甜味。基于营养价值的区别,可将甜味剂分为营养型以及非营养型两类。人工合成的糖精钠以及甜蜜素等均是常见的非营养型甜味剂,此类甜味剂具有较为低廉的价格,在食品添加中应用广泛。但过量使用此类甜味剂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影响。SpherigeC18色谱技术采用电喷雾负离子采集模式,其定性定量呈现出较强的精确性,且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所需分析时间较短,对于果冻类食品所含甜味剂的准确测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HPLC-FLD色谱技术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良好的重现性,辅之以荧光粉具备的选择性响应,使色谱柱相关性能要求的大幅度降低,对于复杂样品的科学检测和快速分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实现对糖精钠的准确检测,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性。②对食品防腐剂进行检测。食品防腐剂,可实现对食品保质期的有效延长。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具体要求,在少数食品中,可少量添加防腐剂,但严禁过量添加防腐剂,以免危害人体机能。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牛奶所添加的防腐剂进行检测,可Zn(AC)2以及KFe(CN)3溶液进行采用,将之作为沉淀剂,对样品实施预处理,并对磷酸盐缓冲液以及甲醛混合溶液进行采用,将之作为流动相,结合C18反相柱,在波长225nm处实施紫外检测。上述方法操作便捷快速,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测定含乳饮料所添加的防腐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食品所添加的复合防腐剂、脂型防腐剂等的有效检测,且能呈现出超过80%的回收率,且具有较低的相对标准偏差。

2.3 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是主要的食品污染物来源。农药及兽药残留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性影响。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要加强食品污染物检测。

2.3.1 对食品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进行检测

在农业以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药及兽药的合理使用,导致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采用色谱分析技术对食品所含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进行检测,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例如,采用气质联用法,可实现对果蔬所含农药残留实际含量的有效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香蕉、苹果等多种水果所含的各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诸如克百威等残留量的准确检测;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衍生气相色谱技术,可实现对动物组织所含各类违禁兽药,诸如盐酸克伦特罗等残留量的有效检测。

2.3.2 对食品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检测

在食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存储等各个环节中,均极易受到外界污染。通常,基于污染物的不同种类,可将食品污染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①各类重金属,诸如汞、铜以及铅等无机污染;②有机污染,诸如二噁英、多环芳烃污染等。当前,可采用原子吸收仪等对食品重金属污染进行测定;可采用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食品无机污染进行检测。

2.3.3 对食品生物霉素进行检测

在食品加工存储的相应过程中,食品成分出现相关化学变化,极易导致霉素的产生。例如,肉质食品在高温烘烤下,极易导致杂环胺的产生,该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影响。采用色谱与色谱联用技术,可实现对食品所含生物霉素的科学检测,且呈现出较强的准确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实现对食品加工安全的有效保障。

3 结语

色谱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较快的分离速度,在食品检测中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实用性。当前,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以及食品污染物检测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

[1]施华标. 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中外食品工业月刊,2013(5):11-11.

[2]吕钦,范艳艳.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7(10):107-107.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甜味剂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植物源防腐剂复配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
35%精广虎复配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种实现“外标法”绝缘油色谱分析自我诊断的新方法
蚂蚁爱吃“糖”吗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