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

2018-01-16云南文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实验室监测

□ 张 飞 云南文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取决于监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本文全面分析风险监测质量控存在问题和原因,从人、机、料、法、环、溯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的建议。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定工作,对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提高我国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修订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发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监督管理机制、风险分析与评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关如何做好风险监测质量控制的文献资料屈指可数。本文就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来探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

风险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监测 计划制订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测计划不完整。目前风险监测仍以指令性监测为主,对自主监控部分缺乏重视。二是缺乏科学依据。监测样品和监测项目的选择未考虑区域食品消费结构、膳食特征等因素,仅在上级部门监测计划的基础上随意勾选,样品代表性不充分,监测项目没有针对性。

抽( 采)样不规范

影响抽(采)样环节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采样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抽(采)样品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抽(采)样不规范包括:监测人员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认识不深;缺少实施的指导计划或方案;样品标识和记录不规范难以保证样品可溯源性;抽样布局不均、占比失衡以及监测无重点。

实验 室检测质量控制执行不力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是监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日常检测工作不同的是,风险监测涉及样品的种类和检测项目众多,人财物投入较大,对监测机构的质量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其他 问题

抽(采)样环节获得的样品,往往不能第一时间送达检测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采取有效的避光、低温、无菌等有效控制措施。此外,对风险监测数据的填写、筛选、整理上报等不规范,影响了监测结果的使用。

风险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分析与对策

综合分析风险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不外乎六个方面的因素,即人员、仪器设备、物料、方法、环境、溯源。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活动以及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从上述六个方面加强控制。

要强 化监测人员专业素养

一方面,普及风险监测理论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另一方面,重点提高计划制订、抽(采)样、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四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熟练应用质控方法的能力,质控人员应掌握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了解相关监督对象的情况,熟悉监督依据和评价标准。

从内 外部质量控制入手,重点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如参加系统和外部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以及与其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实验室比对。熟练使用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如内部比对、平行双样、加标回收、质控图以及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阴(阳)性对照、标准菌株等。有效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还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按期检定校准或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通过测试仪器检出限、重复性、噪音漂移等参数,确保达到检测的最佳状态。二是外部供应品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应认真核查外观、包装、说明书等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以确认供应品满足要求。三是标准方法的质量控制。采用新的方法标准须经过验证,自制方法或方法偏离经过确认,定期对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查新,在适用范围内开展检测。此外,满足检测所需的环境设施条件也是十分必要的。

保证计量的可溯源性。通过制订和实施检定和校准计划,对相关的仪器设备、测量器具等进行检定校准,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可通过量值传递溯源到国际单位。使用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或采用普遍公认的检测方法标准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监测机构应及时、快速、准确整理并分析各项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上报应符合监测方案工作手册等相关规定;检测过程准确读取、记录有效数字和单位,遵循数值修约规则。

结论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我国一项重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风险监测能否准确、客观揭示食品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取决于监测结果的质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质量控制是一条环环相扣的控制链,不仅需要良好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还需要强调“人”的因素。通过建立人、机、料、法、环、溯六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实验室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