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分析

2018-01-16李瑞荣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脑心通缺血性胶囊

李瑞荣

(山西省阳泉市南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医院内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脑心通胶囊主要是由中药组成,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有着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就以80例患者为例,分析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5±4.3)岁。观察组中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龄(68.1±4.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抗血小板、调脂降压降糖,给予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治疗0.1g/次,2次/d,同时给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0mg/次,2次/d。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口服步长脑心通(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2001),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方面,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减少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所减少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减少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都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属于危重病症,给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常规的标准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治疗有效率并不算十分理想。为了更好的提高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效果,医疗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是由于缺血阻塞、脑络不通而引起的。而脑心通胶囊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一种有效中成药,其成分包括黄芪、乳香、全蝎、地龙、桃仁、红花等中药[3]。其中桃仁具有抑制动脉粥样化,降低血小板聚集的功效,红花具有抵抗高脂血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功效,乳香、全蝎、地龙具有增加脑缺血时血流量及氧气的功效。将这些中药联合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脑组织细胞功能修复,同时更好的修复患者肢体及大脑的功能[4]。中成药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脑心通胶囊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脑心通缺血性胶囊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Shumian capsule(舒眠胶囊)improves symptoms of sleep mood disorde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