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8-01-16□文/徐

吉林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苗期苗床幼虫

□文/徐 敏

1 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

1.1 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1.2 猝倒病:茄果类、瓜类、莴笋、芹菜、洋葱和甘蓝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时的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发展到绕茎一周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缢缩成线状,猝倒死亡。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苗床上密生白色绵状菌丝。该病是由瓜果霉菌侵染所致。发病最适温15~16℃。在低温高湿,幼苗拥挤,光照较弱等条件下幼苗生长缓慢,最易发病,严重时引起成片死苗。

1.3 灰霉病:茄科、葫芦科及十字花科蔬菜幼苗均会受到侵染。蔬菜幼苗在子叶期最易感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逐渐变为淡褐色到黄褐色,湿度高时叶片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该病由灰葡萄孢菌引起。发病最适温为15~27℃,当农事操作(如浇水后或遇寒流后保护膜内不排风等)造成低温高湿结露时病害严重。

1.4 黑根病:花椰菜、甘蓝苗期受害严重。病菌主要侵染植株根茎部,使病部变黑。有些植株感病部位缢缩,潮湿时可见其上有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后一般停止发展,但个别田块可造成继续死苗。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无性阶段)侵染而引起的病害。发病最适温度为20~30℃。田间病害流行还与寄主抗性有关。如过高过低的土温,粘重而潮湿的土壤,均有利病害发生。

1.5 沤根:为育苗期常见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和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叶缘枯焦。幼苗沤根是生理病害。发病与气候条件关系极大,使幼苗呼吸作用受到障碍,吸水能力降低,造成沤根。沤根发生后及时松土,提高地温降低湿度,使其快长新根。

2 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2.1 苗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与适量细土混匀,取1/3作垫土,2/3作覆盖土。

2.2 种子处理:采用温汤浸种或选用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1克药对水1千克进行种子消毒或用种子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3 苗床管理:调节好温湿度和通风关系,适时放风,防止播种过密,幼苗徒长。

2.4 药剂防治:15%恶霉灵水剂3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苗床浇灌。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熏烟消毒,效果较好。

3 苗期虫害识别及为害特点

3.1 小地老虎:俗名“土蚕”、“地蚕”、“切根虫”。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等春播(栽)蔬菜幼苗。幼虫灰黑或黑褐色,体表粗糙,体长37~47毫米。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毁种。

3.2 蝼蛄:俗名“土狗子”、“拉拉蛄”。食性杂,能危害多种蔬菜和农作物幼苗。成虫体长36~55毫米,体肥大黄褐色。成虫在土中咬食种子和幼苗,咬断幼苗嫩茎,或将根茎部咬成乱麻状,造成缺苗断垄。将土面串成许多隆起的隧道,使根土分离成“吊根”,使幼苗成片死亡。

3.3 蛴螬:蛴螬是金龟子幼虫,又叫白地蚕。危害多种蔬菜。老熟幼虫体长35~45毫米,全身多皱褶,静止时弯成C型。幼虫咬断幼苗根茎,造成缺苗断垄。还可蛀食块根块茎,使地上部生长势衰弱,降低产量和质量。

3.4 金针虫:金针虫是磕头虫的幼虫,俗称“黄蛐蜓”、“啃根虫”等。危害多种蔬菜,幼虫长约23毫米,圆筒形,褐黄色有光泽,幼虫蛀食种子和幼根,使蔬菜苗期干枯死亡。也可咬洞穿入茎内,蛀食茎心,造成植株死亡。

3.5 蜗牛:俗名蜓蛐螺、水牛。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豆类、马铃薯等多种蔬菜。贝壳中等大小呈圆球形,壳高19毫米,宽21毫米。以成贝和幼贝在潮湿阴暗处,常在雨后爬出来为害蔬菜,取食作物茎、叶、幼苗,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3.6 蛞蝓:危害多种蔬菜,成虫体长20~25毫米,体宽4~6毫米,长梭形柔软,光滑无外壳,夜间活动最盛。受害植物被刮食,尤其危害蔬菜幼苗的生长点,使菜苗变成秃顶。受害部被排出的粪便污染,菌类易侵入,使菜叶腐烂,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

4 苗期害虫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杂草,深翻炕土,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危害。为减少蜗牛、蛞蝓的孽生地,田边、地头可撒上生石灰粉。

4.2 诱杀成虫:按糖、醋、酒、水比例为 3∶4∶1∶2,加少量敌百虫,将诱液盛于盆内,置于离地面1米左右的架上,每4~5米设盆一个。蜗牛、蛞蝓可用10%蜗牛敌(多聚乙醛)颗粒剂配制成含2.5%~6%的豆玉米粉饼于田间进行诱杀。

4.3 药剂防治:将鲜嫩菜叶切成小块,与按诱杀成虫糖醋液比例配成的诱液混和均匀,傍晚撒在植株四周或苗床内进行诱杀。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用3%灭旱螺;8%灭蜗灵颗粒剂;10%多聚乙醛颗粒剂,每公顷360千克撒于田间防治蜗牛、蛞蝓。用BT乳油300~500倍液即(15升水加50~30亳升)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吊丝虫)。用50%辛硫磷、80%敌敌畏、90%敌百虫晶体防治黄条跳甲。

猜你喜欢

苗期苗床幼虫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钩臀蚁蛉幼虫各龄期体征及筑穴习性研究
五种环保型农药防治杨干象幼虫试验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