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近三年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2018-01-16大理州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云南大理671000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抗菌科室药品

(大理州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云南 大理671000)

杨宝(通讯作者) 杨艳琴 杨四涛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我国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1],因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现在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015—2017年207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通过对他们年龄阶段分析、性别差异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名称进行统计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比较,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15—2017年由各个科室呈报药物不良反应且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接收的数据统计。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15—2017年我医院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类及反应发生所涉及到的器官和系统进行分类,统计数量再分析的方法。

1.3 不良反应(ADR)评价原则

按照目前我国卫生部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原则进行评价[2]。

2.结果

2.1 年龄及性别分布

经过统计得到结果,男∶女=1.0495∶1,男性和女性比率接近;其中老年人和小孩发生率最高,老年人发生率为33.33%,儿童则为28.99%。

2.2 ADR药品情况分析

发生ADR的患者所应用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发生率最高,占44.44%;中药及中成药ADR发生率第二,占8.21%;神经系统药占7.73%;消化系统药占6.76%;免疫系统药与抗肿瘤药占有相同比例,为6.28%;呼吸系统药与肠外营养药物发生ADR率相同,为5.60%;抗病毒药占5.31%;心血管系统药物发生率相对较低,占有3.38%。207例ADR中有18例为合并用药,占8.70%;189例为单一用药,占91.30%。

2.3 损伤所涉及的组织及器官

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时所涉及的组织器官最多的还是皮肤及其附件,占57.97%。呼吸系统损伤占14.98%;全身性损伤占12.08%;神经系统占4.35%;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生率相同,占3.86%;还有少量的其他情况,占了2.42%。

2.4 ADR发生的严重程度

我院2015—2017年全年共计接收和上报医院临床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207例,已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132例,占63.77%;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58例,占28.02%;已知严重不良反应17例,占8.21%。绝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为已知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之后只要医护人员立即处理均能很快恢复,对于那些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该引起一定的警觉性,而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的避免它的发生。

2.5 各科室呈报ADR的情况

药物不良反应呈报科室中,临床药学室比例最大,占17.87%;其次是肿瘤科,占14.01%;然后是消化科,占13.04%;儿科占12.56%;妇科占5.80%;呼吸科占5.31%;肾内科、心内科和感染科呈报数量相同,都占6.28%;神经内科较少,为4.35%。

3.讨论分析

ADR年龄分析发现老年人、儿童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明显大于青少年以及中年人。老年人容易发生ADR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吸收、分别代谢、排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都会发生衰退,在给老年人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化给药很重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状态及疾病特点慎重使用药物剂量,减少ADR的发生。其次也容易发生ADR主要原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易受到外界或疾病影响而引起平衡失调,因此在使用酸碱类药物、利尿药时则易发生不良反应,儿童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应该注意观察,及时处理使伤害降到最低。建议在临床用药中现比之下我们应当密切监测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的用药不良反应。

ADR药品的分析发现抗微生物药发生ADR概率相对较高,其中又是以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最为多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关键所在,建议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短必须疗程”[3,4]的原则并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其次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大多含有杂质,且药物在运输或储存中又可能产生新的杂质,这类杂质一旦入血,就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发生过敏,导致ADR发生。建议在临床使用中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5-7]。

ADR上报科室情况分析临床药学室在近三年里主动呈报数最多,临床科室上报相对较少,一方面说明了目前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临床医师相对缺乏主动上报意识,只有在出现较大不良反应时才会向上呈报。另外一方面说明临床药师作为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人群,能够更加准确的呈报,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及医师合理用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余靖华,潘志强,邓冲.某院28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2012,22(6):359-360.

[2]郭华.452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62-264.

[3]任香花.浅谈临床抗菌药物的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2008,10(6):2707-2708.

[4]张红梅,唐永刚.药物不良反应267例报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33-1934.

[5]姚郑,陆帅,倪慧.2011年度我院29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8(3):182-183.

[6]黎剑.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保证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9-30.

[7]徐晓华.2012年我院17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9):12-13.

猜你喜欢

抗菌科室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