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与防治儿童及家长的沟通应注意方法

2018-01-16马崇惠王顺芬罗斌花皇甫维娅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护士

马崇惠 王顺芬 罗斌花 皇甫维娅

(云南省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保山678200)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防保健有了新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护患或与接种者的关系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能与患者或接种者有效沟通已成为每一位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证明,有效沟通不仅减少了医患或接种者的纠纷,对有效治疗和安全接种也有很大的帮助。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有效的建立起患者或接种者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的过程,能把矛盾杜绝在萌芽状态。因此在物理操作中做好与患儿健儿及家长的沟通注意以下方式,现主要讲预防接种与孩子及家长的沟通。

1.认识期

1.1 目前,我国儿童独生子女中很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从一开始婴儿出生后家长第一次到接种门诊接种时心情非常紧张,长辈亲属前呼后拥跟来、不少咨询话题比较多,是否接种内心比较矛盾,对首次接种者耐心告知家长或监护人认真填写预防接种证信息,并如实反应儿童出生史;既往有无过敢史;既往有无神经及精神病史,儿童有无疫苗告知中的禁忌症;儿童有无禁忌症意外的其他疾病,家庭病史情况,接种工作者要认真的询问仔细讲解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后接免疫程序开写接种疫苗。

1.2 每次接种要详细的询问孩子近期有无发热、咳嗽、腹泻流涕或其它不适等症状?如有,请说明主要症状及发生时间。以往有无疫苗接种史?有无不良反应,若有要如实告知,是什么疫苗?症状是什么?咽部是否红肿?扁桃体是否肿大?颈部及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或压痛?特别告诫:若孩子目前患急性病、慢性传染病,严重的器质性疫病,既往有药物、疫苗过敏史以及疫苗说明书的禁忌症等,请详细说明!

1.3 儿童接种时要深刻认识到儿童平时生活在熟悉的环境,语气方式中,而接种门诊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流动人口比较多接种时哭闹儿童不少,无论是陌生的面孔,单调的白色还是消毒液的气味,医务人员的语言、服装,都会给孩子带来不适应的感觉。如果我们护士的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动作粗暴,必然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恐惧,给孩子及家长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其结果导致防治护理操作得到抗拒,不能顺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1.4 对拒绝不愿接种的孩子及家长,医护工作者要仔细的讲解、耐心说服开导,并向其说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如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也是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抵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儿童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是家长和公民的责任。《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有效凭证。儿童入学、入园、入托必须携带此证。出国留学时凭此证办理预防接种证明。请妥善保管,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此证,按预防接种预约日期,及时到指定的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疫苗。

1.5 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规范和落实预防接种工作,工作中坚持以群众利益出发,以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为指导,以中心的责任目标为准则,以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为目的,认真的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及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严格规范和落实预防接种的各项工作,对适龄儿童接种一类疫苗,一律免费,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

1.6 二类疫苗属于国家规定向自愿选择的自费疫苗,宣传二类疫苗时要认真讲解疫苗的作用,免疫程序剂量接种对象,接种途径费用以及疫苗的禁忌证和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家长知情乐意接受后,开具收费通知单严格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标准。

1.7 接种后注意事项:

1.7.1 接种完成后,在接种室观察休息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

1.7.2 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一般反应,极个别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等。请在每次接种后注意观察护理,如有不适,请及时到相关医院就诊。

1.7.3 上述预防接种前告知,以及各种疫苗的接种告知内容,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已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并愿意积极配合,家长或监护人签名。

2.确认期

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个体,有着坚定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护士在护理操作经常会遇到患儿哭闹,这时我们自己不能心烦意乱,要以静制动,细心观察,并找出患儿哭闹的原因,是饿了,想睡觉,还是腹痛、发热等,找到原因及时解决。接种疫苗前孩子经常出现哭闹是害怕、恐惧有些孩子接种前会撒谎这疼、那疼,接种者要认真排除有无其他疾病原因,若有要停止接种,若是撒谎,要耐心与其及家长解释,接种后机体才会产生抗病的能力,减少发病的几率,取得孩子及家长的配合顺利接种。遇到家长发脾气,应了解原因,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牢记坚决不能与其争吵。争吵的结果,我们决不会是胜利者。有人说:服务对象永远是对的。事实上服务对象的观点不一定是绝对正确,二是意味着服务对象在我们这里得到了绝对的尊重。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沟通的成败在于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宽容得到的回报是服务对象的信任。

3.进展期

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能有利于防病、治病的正常进行从而有效的提高本单位服务质量,因此护士要学会各种沟通方式。

3.1 语言符号交流

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患儿应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再与其和家长交流,要亲切耐心的询问病情,细心热情地关怀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马上终止。对每位前来接种者,做到热情接待,以一视同仁微笑面对,做到认真仔细讲解、详细记录,对未能按时接种的儿童进行说服,开导家长积极督促,对动物致伤者,认真交代创面冲洗清创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和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对家属做到有问必答,运用平时所学的各种护理及预防接种常识,给予讲解,让孩子及家长得到一种安全感,使交流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

3.2 护士无论对健儿或是患儿都要有爱心、责任心,护士应具备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用语,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知识素养。儿童需要被尊重,我们要在工作中多运用;赞美、夸奖的语言,如“你真勇敢!”“你真棒”“真漂亮”“真听话”“好样的!”“你是个乖宝贝”等。

3.3 非语言符号交流

我们要注意仪表端庄,表情自然,目光和善,姿态优美,与孩子之间距离适当,外表庄重,语言严谨,精神焕发,使孩子及家长在生理、心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

4.解决期

对顽固抵抗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父母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游戏室,准备部分玩具、音乐、儿童电视节目等,使孩子在和谐、有创意的环境中玩耍,舒展自己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或接种。

护士职业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他(她)与周围人相处的能力,要增加这方面的能力,就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学儿童的心理学,护理论力学等相关知识,了解自己在儿童心中的地位,减少与其之间的矛盾,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针对不同孩子及家长的心理因素,要给予不同的方式疏导,才能使患儿解除病痛早日康复。或解除健康儿童心理恐惧、抗拒接种的心理,以达到真正有效的护患,护健儿童的沟通。

5.在服务对象面前要树立医护的尊严

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还是预防接种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尊老爱幼,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遇事要冷静,与服务对象解释要恰当,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能说一是避免刺激性的语言,二是避免消极语言,不要随意放态度发脾气,语气要一致,否则给服务对象带来负面影响。

6.结语

总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任务与基本内容。它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对护理人员的具体要求,也反映了护理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的的特点。防病治病强调了防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现代护理工作已经以“病”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中心,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因此预防和保健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护理患者外,也应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做到防病治病相结合,有效保障人民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1]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9.10.11.

[2]护理伦理学李红霞、董总主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7.38.39.66.67.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疫苗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