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01-16顾清张莉代小松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舒血宁川芎嗪病患者

顾清 张莉 代小松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 四川 成都610072)

本研究为选择适宜缺血性肠病患者治疗应用的药物方案,系统纳入了我院2015年8月以来接收的32例同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了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且为了便于药物疗效观察,特纳入我院同期接收的另3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了舒血宁注射液单药治疗方案,进而对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下的2组患者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4例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病理学组织检查联合体征分析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左下腹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情况,系统排除肠道肿瘤、急性炎症患者及肝胆、心肾脏器合并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跨度为35~72岁。平均年龄(63.8±11.4)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跨度为36~74岁。平均年龄(64.5±12.3)岁。2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2组缺血性肠病患者均于入院后,做好疾病检查、确诊工作,并依据患者病情实施肠道菌群调节、静脉补液、肠道黏膜修复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32例患者均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单药治疗方案。择取舒血宁注射液20ml,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d[1]。

观察组32例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舒血宁注射液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均与对照组患者相一致。进而选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作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d[2]。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肠道供血恢复均时、肠功能复常均时、治疗均时,并对各项指标作综合记录,以便实施2组疗效差异比较。本研究2组患者疗效评价共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级标准。治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复查肠镜显示肠粘膜正常,停药7d后未见复发。有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各项疾病症状基本消失,大便趋于正常,肠镜复查显示肠壁溃疡、糜烂面缩小。无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肠镜复查显示肠壁溃疡、糜烂面无缩小[3]。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对比

本研究2组患者各项疾病指标情况对比可知:对照组3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供血恢复均时为(7.18±1.54)d,肠功能复常均时(9.43±2.67)d,治疗均时(12.19±2.52)d天。观察组3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供血恢复均时为(5.76±1.12)天,肠功能复常均时为(6.74±2.35)天,治疗均时(8.12±2.18)天。综上内容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对比

本研究2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药物疗效水平比较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患者19例(59.37%),有效11例(34.38%),无效患者2例(6.2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3.75%。相比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患者12例(37.50%),有效14例(43.75%),无效患者6例(18.7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疗效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缺血性肠病隶属临床较少见的一类急腹症状,主要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狭窄、血栓等因素,造成小肠或结肠供血功能不足所致,患者通常存在起病急、病情重的特征,加上疾病特异性反应不明显,也易出现疾病误诊情况,需尽早给予科学诊断、治疗,以避免疾病迁延进展为肠穿孔、坏疽情况,导致患者机体健康威胁[4]。

本研究2组患者采用的舒血宁注射液作为一类植物性药剂,药物富含黄酮苷类、萜类内酯活性物质,涵括了银杏三酯、山茶苏、苦内酯、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扩长动脉、减少血液粘稠度的显著作用,可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强化缺血组织的氧、葡萄糖供应,对血管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紊乱情况作出合理改善。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药物主要成分由酚酸类物质、丹参酮类物质构成,可有效抑制人体血小板聚集,改善肠道黏膜血液循环及机体微循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有着突出作用,能够依托药物活性成分实现人体细胞因子网络平衡,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发生,从而实现肠粘膜保护。两药协同应用,可更好的提升缺血性肠病患者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的观察组32例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单药方案治疗的对照组32例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进一步表明了2药协同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价值,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1]付世新,刘锡凤.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状态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5):73-74.

[2]谢宏民,杨新魁,李佳璇,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4):100.

[3]徐赛群,刘丽,王伟宁,等.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和诊治的回顾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13(2):90-92,93.

[4]秦颖,张旭艳,童瑞,等.41例缺血性肠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10):1050-1052,1063.

猜你喜欢

舒血宁川芎嗪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