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16段葱葱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氧分压动脉血气道

段葱葱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730046)

新生儿肺炎在临床医学中较为多见,也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其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生命。本文研究针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8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

对照组男性∶女性=31∶19,年龄值1天~7(5.54±0.64)天;观察组男性有28例,女性占总例数22/50,年龄值2天~8(5.05±0.44)天。

2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保护其他脏器功能治疗,之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常规鼻导管吸氧干预[2];

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将氧气流量设置为9L/min~12L/min之间,呼气末正压初始设置在2cm H2O~5cm H2O之间,吸氧浓度为40%~60%之间[3],之后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合理的调节,在治疗24小时病情稳定后,将通气导管撤离,之后改为鼻导管吸氧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临床各项体征消失时间。

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包括呼吸频率、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包括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呼吸频率为(62.54±5.55)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60.57±8.98)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9.58±8.88)mmHg;对照组呼吸频率为(61.58±6.20)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61.11±8.88)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9.41±8.54)mmHg;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36.66±4.44)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98.71±10.54)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1.44±3.05)mmHg;对照组呼吸频率为(43.56±5.98)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67.77±8.88)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7.51±8.05)mmHg;

治疗前,2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

2.2 临床各项体征消失时间

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54±0.21)天、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44±1.22)天;

对照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2.89±0.54)天、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7.89±1.20)天;

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新生儿肺炎疾病较为复杂,不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临床一般选择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及鼻导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在吸氧过程中无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4],因此,需要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通气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通气量,还可以加快患者自身肺组织气体的交换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从而提升治愈率[5]。

从本文研究结果中表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36.66±4.44)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98.71±10.54)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1.44±3.05)mmHg、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54±0.21)天、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44±1.22)天;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说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肺炎中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肺血的氧合情况,缓解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迅速有效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6]。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衰竭等现象,促进患者自身机体的恢复,效果显著。

综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可推广。

[1]邢艳敏,李沛珊,刘莹,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40例的临床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6):100-101.

[2]兰婷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1659-1660.

[3]张晓燕.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重型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10365.

[4]黄梅,韦丹,何炎志,等.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新生儿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4):247-250.

[5]高广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5):21-22,28.

猜你喜欢

氧分压动脉血气道
勘误声明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