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16杨善兰李一辉金美四杨涛李灿美张明瑛何蕊张红军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激酶

杨善兰 李一辉 金美四 杨涛 李灿美 张明瑛 何蕊 张红军

(大理州人民医院肿瘤科 云南 大理671000)

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现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其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调控途径,也是多种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的关键靶点之一[1]。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运用阿帕替尼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腮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晚期恶性肿瘤46例,观察临床疗效,分析相关不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6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其中消化道肿瘤26例,非小细胞肺癌8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腮腺癌1例,ECOG评分为0~2分,血常规、肝肾功、心脏等情况综合分析,无使用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750mg/日,每日服用1次,直至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500mg/日,不能耐受者减量为250mg/日,750mg/日者减量为500mg/日、250mg/日或暂停。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1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此后每8周评价疗效1次,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总缓解率RR=(PR+CR)/总病例数×100%,疾病总控制率DCR=(PR+CR+SD)/总病例数×100%,无进展生存期(PFS):服用阿帕替尼开始直至进展、失去随访或死亡。不良反应按照WHO: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来评价,分为0~IV级,随访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

2.结果

2.1 疗效分析

2.1.1 近期疗效分析 治疗2月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占15.2%,病情稳定(SD)25例,占54.3%,疾病总控制率为69.5%,进展(PD)14例,占30.5%。

2.1.2 远期疗效分析 全组病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个月,总生存时间为5.8个月。

2.2 不良反应分析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心律失常、皮疹、部分伴腹泻,发生高血压的有11例,占23.9%,为I~Ⅱ级,无1例发生Ⅲ~IV级,蛋白尿2例,占4.3%,为I~Ⅱ级,手足综合征13例,占28.3%,I~Ⅱ级12例,III级1例,减量为250mg/日,所有病例经减量或暂时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可继续服用。

3.讨论

在胃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腮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能通过积极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缓解,很大一部分患者初次就诊,确诊时已经为晚期,此类患者按病理类型积极行二线、三线化疗,但仍然进展,且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体质状况良好,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同时迫切需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但就目前,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手术)就这些患者却有效性极低在研究中,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环节之一,肿瘤组织需依赖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肿瘤细胞不断扩增的需要[2],其中阿帕替尼作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为这类患者带来治疗希望,因为阿帕替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轻度抑制c-Kit和c-Src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3]。阿帕替尼与VEGF-2结合后,阻断了VEGF与VEGFR-2相结合引起的VEGFR-2的自动磷酸化,从而可以抑制随后的相关信号转导,达到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阿帕替尼作为有确切疗效的小分子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三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阿帕替尼在我科晚期肿瘤中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46例患者PR7例,SD25例,总DCR达69.5%,PFS4.2个月,OS5.8个月,而在安全性使用方面,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纳差等,大多为I、II级毒副反应,但经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均能耐受。

由上述所见,阿帕替尼在晚期实体瘤治疗上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可耐受,获得CFDA批准上市,在价格上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1]涂艳、彭枫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 (12) :545-548.

[2]Jayson GC, Kerbel R , Ellis LM, et al. Antiangiogenic therapy in oncolog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Lancet,2016,388(10043): 518-529.

[3]Tian S,Quan H,Xie C,et al.YN968D1 is a novel and selectiveinhibito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tyrosinekinase with pote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J].Cancer Sci,2011,102(7) : 1374-1380.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激酶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变更声明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Doublecortin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