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过渡段中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8-01-15马荣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5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

马荣

摘 要:现如今我国公路桥梁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而施工过渡段建设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过渡段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与公众生命财产也具有紧密关联。针对此,深度探究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技;工程建设质量;

路桥工程是推进民生保障、维系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区域交通运输事业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建设的实际意义,具体介绍了过渡段施工主体技术的应用,并重点概括了此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过渡段施工效率,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1简要论述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实际意义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体系逐步扩张,公路、铁路与桥梁纵横交错,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求。为提高道路的整体性,可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采用路桥过渡段施工措施将道路与桥梁相连接,这样不仅可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削弱地理环境对施工的负面影响,强化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2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

在新形势政策的引导下,路桥工程逐步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而过渡段施工作为路桥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施工企业要加大对过渡段施工的重视度,严格履行施工标准规范,从根本上确保路桥工程建设质量满足现代化建设标准要求。

2.1严格履行标准规范设置搭板

结合国内高等级公路修筑经验可知,合理设置搭板是避免出现桥头跳车效应的重要举措。通常来说,搭板的设置长度应当与路堤填高成正比关系,并充分参考路基的基本概况。根据沉降差大小调整搭板长度,是预防桥头跳车的关键举措,也是协调刚柔过度问题的关键技术环节。搭板高度应当与桥台连接处标高相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要略高于设计标高,从而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参照路桥之间的沉降差确定坡度设置参数。此工艺的核心在于充分考量路线纵断面的平顺度,以此为基准,确定沉降差,设置反向坡,且增加搭板厚度的实际作用是增大抗形变能力。

2.2保证后台浇筑施工质量

地基不规则沉降、路基形变等是导致桥梁两端路堤产生高度差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车辆荷载的增加会导致地基结构出现严重形变,且路面结构层也会出现填筑材料板结问题。如果搭板与桥面面层结构厚度相一致,就不会导致沉降差。一般情况下,车辆荷载作用导致的沉降深度最大不超过2米。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填料固结或施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也会导致桥头跳车现象,针对此,需要加固处理整个后背填方,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台背回填压实质量是影响台背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诱因,因此,积极强化台背回填压实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机械运作压力。针对此,应当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开展回填压实作业,并将分层压实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范围内。另外,要严格筛选压实填充材料,确保在相同压实标准条件下,尽可能的保证回填粘性土压实度超过95%。

2.3优化处理地基结构

有效处理桥背软土地基是严格控制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当下,国内在软基处理方面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超载预压法等,这些措施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地基性能,还能提高整体路桥工程的承载负荷力,降低沉降差。

通常,桩基础是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桥台的主要形式。如果厚度超过一定限度的软土层上修筑路堤,一旦回填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出现软土想两侧排挤的现象,进而增加基桩受力指标,造成水平位移或转动。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损坏支座等基础结构,还会影响桥面平整度。为避免不规则位移现象,应当减轻回填材料质地,抵抗侧向流动强度。

2.4完善后背排水系统

如果路桥过渡段排水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桥台路基连接处发生渗水,进而降低路面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增加发生桥头跳车现象的概率。针对此,应当综合参考后背填料的类型,选择恰当的排水方式,稀释台后填充材料的水分。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在桥台背面设置防水涂层,避免渗水对工程基础结构造成损坏。

3简述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1)要将路桥过渡段沉降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首要前提是选择优质的填充材料。针对软土地基来说,除了要采取加固措施外,还需尽可能的减小填充材料的压缩性,削弱对地基结构的水平及竖直荷载力。对于常见的地基土,应优先选用形变系数小、填筑强度高的级配粗粒料,充分发挥此类材料的稳定性和易控性优势,确保地基结构在高强度负荷条件下保持安全稳固。

2)在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需着重优化横纵向排水系统,避免施工环节出现自然水渗透,并利用水泵等机械设备将积存的雨水排除。在填筑过渡段前期,应当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规格相应的泄水孔,并对基底进行必要的处理,通过挖掘双向坡地沟、铺设隔水材料等措施保证排水的充分性。

3)在施工过程中,路面结构层与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步,会增加标高控制误差。为提高桥面结构的强度标准,要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双向延伸10米,且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纵坡。为确保路桥结构的完整性,还需集中使用铣刨机处理原有的沥青混凝土结构。

4)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台背回填压实度不达标,回填材料灰剂量不符合实际需求,整体强度指标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发生不规则沉降,进而引起桥头跳车。通常,桥梁多以刚性结构为主,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因此桥梁一般不会发生沉陷,而路基要存在允许变形。针对此,只能采取延长过渡段工程长度的方式缓解刚性桥面与柔性桥面的连接沉陷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路桥建设体系逐步完善,这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是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加重,社会对路桥工程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渡段施工作为路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施工企业必须对其加大重视力度,进而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增强工程安全稳定性,最终促进工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试论路桥施工过渡段中的施工技术[J]. 凌庆,张颖杰,张烨.建筑知识. 2017(12)

[2]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J]. 黄洁.科技与企业. 2014(16)

[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及应对对策探究[J]. 赵海霞.山东工业技术. 2017(20)

[4]关于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 刘春雨.四川水泥. 2017(08)

[5]浅析路基防护施工技术问题[J]. 万灿.科技展望. 2016(19)

[6]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 时高琛,崔雷,冯章海.住宅与房地产. 2017(03)

[7]桥梁重建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 王国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6)

[8]论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张建全.建设科技. 2015(09)

[9]淺析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J]. 朴京春.四川水泥. 2014(12)

[10]公路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 章英文.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02)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
解析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对策研究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路桥过渡段容许台阶高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