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15王兰陈斌

价值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王兰+陈斌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现代学徒制推行中的现实困难,阐述了企业选择、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对高职机电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运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 new typ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aking the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expound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enterprise selection, enrollment and recruitment methods, teaching plan formulation and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conducts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explo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 mode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2-0151-02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对于高职机电类专业,在以大机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条件下,只利用学校内部的实训条件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短期的企业实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了解先进的技术,但无法做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围绕行业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将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相对接,对解决就业市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代学徒制推行的现实困难

1.1 企业、学校、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有一定误区

目前蓝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不是很高,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会影响到现代学徒制的招生招工工作;对于企业,其目标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创造利润,部分企业认为学徒就是“实习生”,甚至只把学徒当作了廉价的劳动力;另外,一些学校认为现代学徒制只是顶岗实习的简单升级,或者是订单班的另一种说法,只是在教学中强化了“做”这一部分。实践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没有准确认清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这是现代学徒制推行的瓶颈之一。

1.2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够强烈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为学徒提供学习生活的场所、充足的生产设备和原料、技术培训的师傅以及学徒补贴等。

很多企业希望能有现成的人才可用,而人才培养往往要三年,周期长,流动性大,能否留得住人才是个无法预料的问题。另外大量学徒的进入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占用了一定的技术工人,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学生的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难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因此很多资质好的企业表现得较为消极,不愿意参与学徒制建设。

已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可能出于短期利益、用工需求,甚至考虑人情因素,基本是以学校为主、企业消极配合。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未能充分顾及企业方面的生产用人需求,也打击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1.3 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需继续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基本采用学校本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企业未能深度参与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不能根据工作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更新,从而使学生所学与企业需要相脱节。实践方面,各学校虽加强了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的训练,但学生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很少,综合实践技能的训练非常缺乏。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方面,部分学校虽已采取了过程性考核,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但评价的主体仍是以学校为主,企业、社会为辅,此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企业的需求,是否具备真正的职业岗位能力,还需通过实践来验证。

1.4 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技能操作方面,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企业的师傅,在教书育人方面,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方法有待提升。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企业的选择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山东小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合作培养。山东小鸭集团在小鸭工业园区内有小鸭家电、小鸭零售设备、小鸭精工机械、小鸭小家电、小鸭新能源、小鸭进出口、小鸭机电设备7家子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小鸭集团有着一定的学徒传统、有过正式学徒体系和相关的改革经验,丰富的设备、多样的岗位、充足的师傅为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提供了可能。endprint

2.2 招生招工方式的改革

利用单独招生、夏季高考等方式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山东小鸭集团的员工以及社会人员进行招生,由学校、企业共同面试录取。学生(学徒)既要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又要具有一定的考试成绩。学生(学徒)、学校和企业需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三方的约束和保障。

2.3 教学方案的制定

结合小鸭集团的实际工作岗位及社会需求,确定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面向为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装调、机电设备维护维修、机电产品技术服务和机电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岗位群。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工匠精神培养等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校企共同构建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学生毕业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课程、课时外,还需要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企业某一项具体课题的技术改造。

2.4 教学过程的安排

校企共担教育教学职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学校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完成教授并组织考核;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由企业师傅传、帮、带,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或第三方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第一学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期中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并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讲座。

第二、三学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每学期初安排2个月的企业跟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岗位分布、产品生产过程。后3个月学生在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企业真实项目,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通。

第四、五学期,学生进入企业,由师傅指导(一个师傅带2-3名学生),在实际岗位(6-10种岗位)轮流进行专项实习,同时在企业设置教室,结合企业产品、设备特点开设专业综合课程,由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学生需考取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完成综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拓展训练,根据前期考核,实现准员工向员工的身份转变。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一方面,双方选派优秀的教师、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组成现代学徒制班的师资队伍,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向挂职,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开发并完善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明确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制定教师与师傅的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相关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2.6 改革学生(学徒)、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

学习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配合关注学生(学徒)的学习和生活,学校要定期与企业进行研讨,了解企业的生产需求、用工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动态微调。企业要为学徒购买责任保险,确保人身安全;设立各类奖学(育)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学生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2.7 构建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以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对实施现代学徒制專业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实施专业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第三方评价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出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

2.8 完善标准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相关标准制度。校企需共同制定完善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职业标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制定完善《校企招生招工制度》、《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选拔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监督和跟踪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办法》等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评价、学生、师资管理制度,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长效良性运转。

3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面临产业升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距离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各方仍需努力,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机电类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振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5,35(10).

[2]雷俊峰,耿保荃,程洪涛.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策略[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

[3]李德富,黄泽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难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