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食品专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调查研究

2018-01-15魏强华何秀婷张天桦叶茂

价值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问卷调查食品安全

魏强华++何秀婷++张天桦++叶茂

摘要:为了探究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为高校食品专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不高。应鼓励和支持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以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应采用形式多样、互动体验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方式;应摸索和总结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规律。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ublic's cogni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food saf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food special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survey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The students of food special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to carry out the food saf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ctivitie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specialty,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 A variety of form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ood saf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 adopted, and the rules of the food saf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 found and summarized.

關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科普;问卷调查;食品专业;高校

Key words: food safety;food saf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questionnaire survey;food special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2-0146-03

0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食品安全应以食品安全科普教育为先,预防为主,这已成为政府、社会、消费者的共识,应该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人才优势,适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应当成为高校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持续开展的主力军。为此,本校于2016年5月成立了广轻食品安全科普队,其主要成员是食品专业的大学生,面向佛山、广州的社区开展了系列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培养了一批食品安全科普人才。

为了探究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安全科普现状的认知,为高校食品专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有必要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是在开展广轻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期间,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059份,并与若干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调查问卷共有8个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科普现状、高校食品专业如何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等。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由表1可知,只有7.5%的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现状比较满意,而64.2%的被调查者认为食品安全现状一般,有些问题发生,28.3%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多,这些都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还不理想,部分消费者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认可度还不高。例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恶劣,使很多消费者至今仍心有余悸,对国产食品的安全缺乏信任。

被调查者反映平时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①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如农药、亚硝酸盐、牛奶抗生素、重金属盐等);②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亚硫酸盐等);③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如苏丹红、孔雀石绿、吊白块、甲醛等);④食物卫生、食品中毒问题(如细菌性中毒,引起腹泻等);⑤食品掺杂掺假问题(如注水猪肉、真假黑米、没有牛肉的牛肉丸等);⑥食品过期变质或过期食品再添加到食品的问题。

由表2可知,被调查者认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做法主要是:①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加大惩罚力度;②加强媒体监督、群众监督。近年来,国家从《食品安全法》修订、食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核、生产过程监督、市场流通巡查等方面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的开发,使得基层工商、卫生、技术监督部门具备现场快速检测的手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同时,有相当多的被调查者(73.9%)认为,应该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毕竟在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中,消费者有机会与科普人员进行面对面接触、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性更高,才能让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更多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endprint

2 食品安全科普现状调查

本次食品安全科普问卷调查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其接收食品安全信息的途径较多。由表3可知,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占95.3%)平时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途径是网络、电视、报刊等,与以往相比,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很多。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谣言的网络传播事件,如塑料紫菜事件、棉花肉松蛋糕事件,借助手机微信等网络媒体快速传播,造成了消费者恐慌,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心,造成生产企业和行业受损,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絡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媒体权威发布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表3中通过食品安全科普活动、课堂教学这些途径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人数只占34.7%和34.9%,而表2中73.9%的被调查者认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做法,这说明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但当前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做得效果不佳,例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数量少,缺乏持续性,且活动形式单一,往往通过派发传单、专家讲座,单方面灌输,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1]。

我国目前有几百所高校(本科、高职院校)开设了食品专业,食品专业大学生达到数万人,其专业中大多开设了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技术等课程和实验操作环节,为开展有专业特色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智力支持[2-4]。因此,应鼓励和支持全国的各个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普遍组建食品安全科普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学以致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鉴别能力,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3 高校食品专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调查

由表4可知,大部分被调查者(97.4%)支持高校食品专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认为其对于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有作用或有较大作用,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仅有2.6%的人认为没有作用。因此,有必要把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尤其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组织起来,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由表5可知,聘请专家教授讲座等传统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形式并不受欢迎,毕竟专家教授的专业技术能力强,但往往不能通俗易懂地让消费者听懂,且难以真正面对面的互动体验[5]。而现在消费者普遍喜欢近距离、互动体验式的科普活动形式,例如84.0%的被调查者认可科普人员现场演示食品安全快速检验鉴别技术操作(如真假黑米鉴别、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并穿插讲解食品安全知识,以及73.4%的被调查者认可多媒体播放食品安全的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就是要让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科普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

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还对其他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被调查者认为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组织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适合开展场地包括:居民社区、人流较多的公园或广场、高校、超市门口、中小学;而农村则被认为不是太适合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留守年老者居多,文化水平低,甚至有的听不懂普通话,影响了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效果,李美英[1]也提到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兴趣度也越高。这在之前的农村开展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中也有体现。此外,科普活动的开展需要考虑高校大学生的正常教学环节,不宜与课程考试、实训、节假日等冲突,同时如何吸纳对食品安全科普真正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如何加强考核、激励科普队员,如何对不适合的科普队员实现退出等方面,都需要研究和实践。因此,高校食品安全科普活动要顺利开展,需要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其活动规律还有待摸索总结。

4 总结

通过对本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可以确定被调查者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不高。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是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但是当前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应鼓励和支持全国的各个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普遍组织组建食品安全科普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以发挥其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并以点带面,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科普活动能持续、广泛开展。在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组织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中,多采用形式多样、互动体验的科普活动形式,少采用单纯讲座、派发传单的科普活动形式;应加强摸索和总结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美英,孙远明,郭敏宁,等.广州市居民食品安全科普意向调查及探究[J].科普研究,2013(6):74-77.

[2]李梅,伍国明,胡文娥,等.食品安全类课程实习内容的创新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48-3749.

[3]魏强华.高职食品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46.

[4]谢周梁.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2014.

[5]王薇.食品安全亟须科普 科普亟须创新[N].中国食品报,2015-12-4(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问卷调查食品安全
基于微课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