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2018-01-15刘忠阳大为

价值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集中管理概念模型高速公路

刘忠+阳大为

摘要:本文在提出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概念模型构建原则,从精神维、要素维、过程维、目标维四个维度构建了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概念模型,得出了要以企业文化为引领,以资源集中为基本途径,以过程业务集中为手段,以绩效评价为反馈的实施策略,对于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改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ncept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for expressway oper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conceptual model,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piritual dimension, factor dimension, process dimension and object dimension, constructs expressway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s guidance, the concentrate resources as the basic way, business process concentration as mean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 the feedback to provid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xpressway management mode.

关键词:高速公路;集中管理;概念模型

Key words: the expressway;centralized management;conceptual model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082-04

0 引言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中,粗放式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这种管理模式的理念缺乏创新、方式比較老套、方法过于简便直接导致了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无法提升。因此,国内外部分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如Seok-Woo Kwon(2008)在基于标准化体系对管理模式的作用以及影响,进而探讨了标准化管理的管理运营模式[1]。吴易(2006)以河北石黄高速公路为例,将集成化管理这一想法引入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领域的选取,从而建立了高速公路运营集成化管理的框架,并对其实施要点、保障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2]。郝芬芬(2014)建立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并明确了在整体框架以下的的各子系统的范围界定[3]。张琳(2013)分析了当前福建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情况,提出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实行标准化管理以期提高全国范围内的管理水平,并细化了当前的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建立了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4]。由此可见,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既统一又精简高效的管理局面,因此,本文尝试将集中管理这一新型管理理论引入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并构建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概念这一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来整合资源,从而弥补研究不足,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概念提出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包括收费管理、养护管理、路政管理、服务区经营等方面的内容。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是指通过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财务等要素的集中管理,实现企业员工集中管理、集中监控、业务流程的集中处置,力图共享资源、降本增效。集中管理模式在外部形式上表现为将一定范围内的收费站级管理机构进行整合合并,同时将各机构的收费职员和工作人员集中居住、办公,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模式。

2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概念模式设计

2.1 构建原则

2.1.1 科学合理原则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的建立不但要契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需求,也要遵守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的说,不仅要涵盖全部相关的标准,模式的构建要也要科学合理,杜绝明显的重复等,也要使各子系统之间保持着清晰的关系,做到有据可查。

2.1.2 系统性原则

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优化目标为标准,平衡系统中各系统之间的关系。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充分体现战略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多层次、多职能、多要素的协同管理。

2.1.3 灵活性原则

当改变外部环境时(自然、社会、法律环境等方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不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就必然会被先进、科学的制度所取代。因此,高速公路集中管理模式应具备可操作、明确性并且强制性的特点。然而,因为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制定者对于未来的管理预见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制订完美无缺的管理体系。如果集中管理模式完全是刚性不可改变的,就会导致管理活动的僵化与不合理。因此,在构建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时,应当适当预留任意性空间,以增强其灵活性。

2.2 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构建原则,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构建高速公路集中管理概念模式,包括四个维度,包括精神维、要素维、过程维、目标维,以精神维为引领,以安全高效为目标,以要素维为基本途径,以过程维为手段,以绩效评价为反馈。其概念结构如图1所示。endprint

2.3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概念模型要素分析

2.3.1 精神维的引导作用

精神维即企业文化是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纲领。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要求出发,以全体员工全面发展为主线,以集中管理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构塑为核心,以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建设活动为根本,系统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精神维的集中管理,包含理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

理念形态文化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一切行为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撑,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应根据所经营的高速公路管理特点,倡导并培养适合于运营线路特色的价值观,让价值观来整合员工的各种斗争和人情世故,直接定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特色和风格,从而约束员工行为,让价值观成为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撑;中层管理者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核心,他们是影响运营管理的最关键人物,重点是要抓中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建设,以点带面,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激发其创新能力;基层人员是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文化实施的基本力量,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创造健康融洽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特别要抓好员工的休闲文化和专业文化,积极开展党群工作,发扬党员的旗帜和模范作用。

制度文化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展开,注重建立某项制度体系是否能够解决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够扬长避短,主要包括组织制度文化和规章制度文化两方面。组织制度文化即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组织机构反映出不同的管理风格、氛围、传统、理念等文化内容,代表了运营管理中相应的价值观和目标取向,并且通过团队特有的工作原则、控制体系和沟通方式等强化运营集中管理文化;规章制度文化即依照依法治企、科学管理的需求,制定和强化符合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以及绩效考核办法等,把“集中管理文化”的基本思想运用到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每个过程,达到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制定含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职业德行等在内的管理人员行为规范、职员行为规范。

物质文化是前面二者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外显性,包括企业的名称、LOGO、服装、企业之歌、建筑雕塑、纪念物、业余文化活动等。

2.3.2 要素维的支撑作用

要素维是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实现途径,通过研究制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财务的集中管理方式,为集中管理模式的展开提供资源支撑,包括人力资源集中、设备设施集中以及财务集中。

人力是企业的基礎也是根本,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采取集中管理,能够有用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平台和体系,为企业上下实施集中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支撑。也可以从精简机构、统一规范内设岗位,按照具体的任务定岗位、按照具体的岗位分配到个人以及合理的衔接外部事务以及内部事务,从而划定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渠道,对人进行集中管理,体现了人生存与发展需求,体现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人的聚集效应,有效地建立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结构,提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竞争力与凝聚力。

设备设施集中管理将所有设备设施由企业统一调配使用、集中监控管理,包括对设施设备的保管使用制度的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其现实作用是更新产品的使用过程情况,促进与设备厂商的交流合作。设施设备的集中管理是对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制定标准,达到合理、正确使用设备的目的。

财务集中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这根纽带将需求的技术以及所需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经过集中的控制以及协同工作实现对内部的财务各类信息、数据集中,实现企业从上至下的同一核算、同一报告以及同一管理制度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集中管理的根本就是信息会集,必需通过信息的技术来建立网络氛围,以达到企业集中监控和企业范围经济的目标,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其直接目的是整合数据与分享数据,并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对业务进行管理以及监督,而及时的信息能够在企业领导做决策时提供一些依据进而做出对应的决策,控制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3.3 过程维的保障作用

过程维是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手段,通过征费稽查管理、路产安全管理、养护维修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等来体现。根据精细化管理理论与要求,并运用标准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理论,对工作责权进行合理划分、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将集中管理思想与方法落实于操作层为实现集中管理的基本保障。

综合事务集中管理是集中管理模式实施的前提与基本要求。通过采取人员管理集中化,即全员实行集中居住、集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等创新管理措施,培育员工团结、对企业忠诚的优良品德。通过实施对员工集中居住、集中培训、集中管理,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自主学习、积极工作、优质服务。通过后勤车务集中管理等程序标准化、制度化,从而进行综合事务管理。

征费稽查集中管理通过征费目标的集中制定与分解,公平公正分配通行费任务,确保通行费征收年度目标实现;通过收费环境集中整治、人员集中培训及集中处置收费站突发事件,规范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防范各类偷逃通行费情形和内部违纪违规情形发生,实现目标合理可达、服务顾客满意、工作安全舒适。

安全路产集中管理是关于人、车、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它涵盖了宣贯高速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车辆的管理、以及道路的综合管理、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因此,要定时定点加强对路面的巡逻、检查,确保道路安全,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面对交通拥堵或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秩序的情况,对高速公路的交通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疏导交通拥堵。通过实施集中管理,与交警、路政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互相沟通消息、工作人员的互动、互相学习的优势,切实保证安全生产,增强安全监督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确保路荣路貌。endprint

养护维修集中管理是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指通过修订、完善、统一各项养护管理制度、规范和工作标准,疏理各类业务管理流程,创新养护理论,转变养护理念,规范养护行为,建立配置合理、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科学高效的养护管理模式,促进高速养护渐渐向科学化、专业化、机械化迈步,达到标识统一、形象鲜明、行为规范、作风严谨、管理高效、队伍过硬,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高速公路的安全、便利、快捷、舒适,享受高要求的道路条件和高标准的关怀服务。

机电系统集中管理是指通过收集高速公路路况、机电设备监控信息,加强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加强机电设备的检查、维护、维修,确保设备完好率100%以保证路况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道路的安全,路段安全、畅通,消除隐患。

2.3.4 目标维的评价与反馈作用

目标维通过绩效评价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行集中管理模式的反馈。从安全目标和高效目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以此来验证安全高效目标实现程度,即工作效果,找出绩效提升途径。

3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的实现

3.1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各维度关系分析

精神维、要素维、过程维、目标维是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不应仅将其视为独立的问题,它们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应该更多地认识到其互相嵌套、推动的辩证关系。

精神维是要素维、过程维以及目标维价的基础。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的建设,并自觉地将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让企业文化来引导高速公路运营的发展方向,明晰企业的经营决策,激发职工的团队意识,要将所有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让员工自觉为企业的成长而奋斗,成为其基本动力。而要素维中所体现的如遵照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在内部能够打造一支比较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进行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业务,能高效配置资源,节约管理成本;对设施设备的使用建立一致的使用规定以及制度,以达到高效的目的;通过对资金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和统一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节约资金成本都是建立在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的基础上。过程维则是对各个资源的具体实施,通过对征费稽查集中管理、安全路产集中管理、机电系统集中管理、养护维修集中管理和集中综合管理等的实施资源优化方案,使得业务的过程变得标准化、规范化。目标维通过绩效评价,以验证采用集中管理模式验证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工作效果,找出提升途径。

3.2 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

3.2.1 学习型组织保障

增强企业上下的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基层站所学习硬件建设,营造学习环境;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提升素养;组织形式多样技能竞赛,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强化业务基本功,提高岗位技能、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提升员工综合水平。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员工教育培训经常化,以内部培训为主,外出学习调研培训为辅;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措施,邀请名师专家进行授课,以增长管理知识与提高管理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组织部门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向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建立定期集中学习制度,扎实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建立员工思想动态档案,制定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座谈或点对点谈心,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加强员工思想教育。

3.2.2 智能化技术保障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确保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随着二维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速公路企业机电设备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二维码技术有着传达信息量多、表达范畴大、有着较好的容量能力,呈现微小的破损也可被读、工艺也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企业可以对所辖路段机电设备及固定资产编制数字身份证,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达到静态二维码,动态信息流的要求。通过数字身份证,工作人员能随时查询任一物品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参数、采购价格及时间、使用时间、残值、预计报废时间、维护次数、发生过的故障类型、最近一次维护时间、下一次维护时间、故障维护经验手册、维护巡检记录等等,从而以管物的方式达到管人的目的。经过扫码,就能够得到所查设备的售后资料,而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实时和设备厂家的售后人员取得联系,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经过扫描,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官网进行报修申请,将出现的问题以及报修单提供给厂家,从而开始设备的售后报修和维护;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通知维护单位,保证路况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备性,确保辖区范围的路段安全、畅通。

3.2.3 激励约束机制保障

激励机制的运营模式是一个双向反馈的实现机制,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另一方面是基层人员的激励。激励机制的有效实行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中碰到的疑问可以通过不断地反馈信息对集中管理制度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完善,为日常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方向。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规范绩效考核工作,合理构建考核指标(履职情况、劳动纪律、出勤率等),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联动。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年度评先选优、晋升与奖励直接相关。同时,建立约束机制,依照依法治企、规范经营模式的要求,不断完善使得集中管理模式思想和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相契合、操作流程、各项事务的标准以及考评办法制定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职业道德等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以促进运营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不断提升运营管理绩效。

4 结语

本文在剖析了当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從精神维、要素维、过程维等实现途径构建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概念模型,运用绩效评价对所采取的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模式验证安全高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探索出绩效提升途径,得到了以精神维为基础,对各个要素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评价为保障的高速公路运营集中管理的实施策略,力图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模式选择与模式构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Seok-Woo Kwon. Does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Matter A Study of Cost Effectiveness in Hospital Drug Formulari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54(6):1065-1079.

[2]吴易.高速公路运营集成化管理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

[3]郝芬芬.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张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3.

[5]何凌.基于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8.

[6]冉莉.四川高速公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3.

[7]王树兴.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

[8]周仁强,钱东升,范承余.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卓越管理模式构建[J].交通企业管理,2016(01):36-38.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中管理概念模型高速公路
基于“认知提升”的体系作战指挥概念模型及装备发展需求
高速公路与PPP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稀土资源安全评价
数字矿山信息集成概念模型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