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思考

2018-01-15申雪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举措成本控制重要性

申雪倩

[提要] 对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图书馆经济效益。因此,笔者从图书馆经营与成本控制相关概念入手,对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经营成本的基本构成与成本控制对图书馆经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对推动图书馆经营过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基本构成;重要性;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17日

一、图书馆经营与成本控制相关概念解析

(一)图书馆经营的概念。“经营”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市场商业活动中,它最初的含义不仅指商业领域的经营,还与销售与促销具有相同之意,而这些含义并不是图书馆经营管理概念所能包含的。图书馆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我们通常依据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对象、性质以及目的,来对图书馆经营的概念进行界定。图书馆经营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将自己视为一个追求目标效益的、有机的、动态的机构,继而将各种资源(如文献信息、设备等)转变为社会所承认的新价值的职能活动。图书馆经营的理念是以效益的追求作为其终极目标的,它所经营的产品主要以服务为主,即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服务,通过高质量的特色优质服务来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措施,它主要指的是企业依据一定时期所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的主体在其所涉及的职权范围内,在耗费成本发生之前以及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与条件采取相关的一系列调节和预防的措施,从而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对成本控制进行科学的组织并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经营机制的转变以及企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获得一席生存之地,并逐渐的发展与壮大。

二、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经营成本基本构成

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经营的成本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传统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第二部分是数字化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

(一)传统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传统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与期间成本两种类型。生产成本由固定成本与劳动成本组成,固定成本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场地的使用费、设备的购买费、不间断的电源费等方面的费用;劳动成本主要指的是图书馆的员工以及临时工的工资费用支出。期间成本是主要包括书刊的更新、设备耗损的费用以及电话费、网络费、水电费等费用的支出。

(二)数字化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数字化图书馆经营模式的成本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数字资源建设和管理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主要指的是网络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等有形的资产对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资金的投入。数字资源建设和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数字化信息資源的收集成本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成本两部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成本主要指的是数字化图书馆对信息产品支付所花费的成本开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成本主要指的是对数字资源载体以及储存的信息进行维护更新管理所需要的成本支出。

三、成本控制对图书馆经营的重要性

(一)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主要经营的产品是服务,所以在确保图书馆在经营服务来获取经济效益等一些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图书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不必要的消耗降到最低,从而降低图书馆经营成本,增加其盈利,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进而使得图书馆成本预期控制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图书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得图书馆在其他费用指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图书馆经营过程的总成本,从而将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到可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环节中去,从而提高图书馆竞争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对图书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图书馆资源浪费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预算开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防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不良现象,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进而不利于图书馆持久健康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有效成本,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四)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大环境,并在其过程中逐渐地发展与壮大。

四、当前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经营成本控制方面缺乏主观性。随着当前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一种新型的产物,被人们所青睐。然而,传统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延续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方面的主观意识,因此对当前图书馆经营过程的效益最大化取得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图书馆在经营成本管理上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从目前我国图书馆经营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因为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机构,它主要靠财政对其拨款来进行所有的开销,因此导致大多图书馆对经营成本管理的思想意识较为淡薄,主要表现在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上,从而在经营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图书馆经营效益最大化终极目标的实现。

(三)图书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将个人的考核与成本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图书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其工作人员的考核主要放在工作人员所完成的任务以及对图书馆带来效益多少来进行审核评估,却没有将工作人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予以重视,从而计入员工个人的考核评估之中,这种考核评估的方式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为完成某一项工作而不顾成本的代价。

五、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举措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增强图书馆经营成本管理意识。先进的思想理念是指导行为朝向目标方向前进的行动指南。要使得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首先需要增强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更新其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传统理念。这就需要对图书馆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经营管理培训,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增强其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图书馆在经营管理上应建立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是解决图书馆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开支所造成成本管理与控制失调的重要实施举措。建立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首先要从明确图书馆收入进行着手,图书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将其所得收入列入预算之中,并对其进行预算控制;其次,就是对于馆内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按照制定的标准与规定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支出,来防止不合理的开支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将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与图书馆财务管理工作相联系,使两者相互促进与影响,共同推动图书馆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图书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将个人的考核与成本管理控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图书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将个人的考核与成本管理控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会有效控制工作人员在日后工作中对馆内的开支进行合理预算与合理支出,增强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感,从而对财政拨款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防止不必要的开支,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多余成本的增加。由此可以得出,图书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将个人的考核与成本管理控制机制有机结合是实现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魏迎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时间陷阱分析在安徽电信CDMA终端采购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09.22.

[2]秦晓珠,张兴旺,李晨晖.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5.

[3]芦峰,何体才,金磊.国内外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比较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举措成本控制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