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

2018-01-15李新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采购成本物资采购对策

李新罡

[提要]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企业要想从根本上降低采购成本,就要建立健全管理策略,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保控制机制的实效性。本文对物资采购管理中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机制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资采购;企业;采购成本;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24日

一、影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论证:

第一,结合采购项目自身特征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企业采购工作本身具有计划性,由于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等基本工作的基础,因此采购项目的效果和价值直接决定生产和销售水平。企业对采购过程的要求较高,就能提升后续工作的稳定性、有效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企业采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和研判的,只要建立相应的采购计划,并结合采购体系中相关外部影响因素特征对其限制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判定,就能有效减少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采购项目,从而减少企业采购成本。

第二,结合采购项目有关物流操作内容进行分析。在采购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交期、运输模式、装卸方式、包装类型以及中转仓储等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只有从根本上做好物资采购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才能为顺利实现采购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采购项目管理人员要统筹分析具体问题后,确保有效降低采购费用,形成更加具有性价比的采购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趋势,网络化采购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越来越乐于接受的采购方式,而巨大的需求又反过来为网络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支撑和发展的契机,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开展采购工作,企业应着手建立有效的采购管理制度、电子信息系统以及采购控制保障体系等,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物资采购能有效融合网络化优势。

第三,结合采购对策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最优化的采购成本将无疑会极大地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行采购管理时,应首先根据拟采购项目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和制定具体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而确保采购成本得以优化,采购效果得以实现。因此,在采购过程中,也要应用不同的策略。一是混合策略。主要是指对基础性采购活动进行分割,一部分归属企业管理部门,一部分则直接交由合作第三方进行外包采购,能有效减少采购成本;二是差异化策略。主要表示的是结合采购物资的差异性,有效区分不同的供货商服务结构,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差异性采购原则和计划,确保多角度分析采购成本,从而保证最优化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合并策略、延迟策略等的采用都能有效提升企业采购项目的成功率,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物资采购管理中企业采购成本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在常规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基本的采购环节、仓储环节、销售环节以及配送环节等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构,由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就会导致物资采购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项目分类问题。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若是成本项目分类结构不能得到全面落实和分析,就会导致整体管理结构和管控机制受到制约,管理体系不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整体会计信息反映出的结果也就存在失真性,这就会对采购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问题予以分析,则会出现物资采购成本分散流失的问题,尤其是在商业企业中,将物流成本和商流成本混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对概念和项目分类结构的混淆,企业无法有效分析核算基础,成本销售的具体价格就会受到影响,对管理效果产生制约作用。

(二)企业资源闲置问题。若是不能建立统一管理策略和管控机制,就会出现采购、运输以及仓储结构无法符合规模化经济需求,一部分资源出现了闲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有效预期,部分规模和设计结构都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存在工作管理、物流控制以及组织调解项目滞后的问题。正是由于物流运作效率不能符合预期,就会出现专业优势逐渐埋没,管理行为不能实现可持续长久发展的问题。企业只是将眼光落在眼前利益,没有更加有效的措施践行长远战略目标。

(三)信息化水平問题。在信息化时代,我国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经营信息的管理,但在很多企业的物资采购信息化管理仍没有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聚焦的重点,对于相关有效物资采购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处理均缺乏重视,并且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通过人工管理方式统计、分析大量的市场信息、历史数据和生产运营计划,势必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停滞不前,难以提高。

(四)人才问题。对于企业而言,物资采购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但是具备丰富经验且能有效预判市场的人才属于稀缺资源。由于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对采购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的加入,因而导致在目前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机制下,我国本土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人才缺口逐渐增大,且短期内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填补。因此,缺乏具备专业技能及丰富经验的采购管理人才,将严重地制约企业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和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三、物资采购管理中企业采购成本优化处理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采购成本计算模型,结合相关参数,对其基本情况予以系统化分析。在成本模型中,订货数量安排模型要结合战略机制的具体措施,其中混合采购策略、金额平均法策略以及数量折扣模型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方式。而在货源安排模型中,则需要对固定货源以及灵活货源予以系统化解读。值得一提的是,价值分析法也是较好的分析机制,能在分析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企业的物资需求,确保产品价值得以全面优化,结合新型管理技术为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在价值分析机制中,由于要将功能分析作为核心,因此能借助V=■对价值予以判定,其中,F代表的是在物资采购项目中,各个基础业务组件的功能,而C表示的是基础成本。在选取相应方法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优化处理。

为有效地对相关问题进行判定,本文利用三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第一,需求分布函数。利用df(d′,x)表示,其中,x表示的是整数环境,整体函数表示的是在物资d天销售出X产品的基础性概率,整个函数数值就是最终的求解因素;第二,供应分布函数。利用sf(sp,d,d′,x)在公式中有四个参数会对其最终结果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分析人员对不同因素予以系统化分析和处理。其中,SP是供应商,天数则有两个量,从而形成不同的对比结构,在d天订货结束后,能保证供应商在下一个日期单位内完成产品的交付;第三,价格分布函数。利用公式sf(sp,d,d′,x,y)会受到五个因素的影响,能对交付概率以及相关参数进行判定,确保函数数值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正是基于此,结合三个需求函数完成对市场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管理,确保统计机制和管控措施都能符合实际项目要求。另外,在对模型进行分析后,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模型的实际目的和发展会受到一些决定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供应商的报价、新的RFQ以及相关依据,只有保证决策的完整性,才能结合相关测定工序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除此之外,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模机制对状态参数、决策行为、报酬数值等参数进行分析,亦或是借助动态规划对问题进行处理等,都是在对函数关系进行判定,结合市场发展因素和数学计量理论建立的数据和分析机制,能有效实现状态管理,确保整合措施和管控效果符合预期。

总而言之,在对影响物资管理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对相关物流特征和策略予以全面分析,确保采购费用管理工作的完整程度能符合企业需求,最优化的节约成本,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任海芝,陈玉琴.基于期权理论的煤炭企业物资采购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6.44.15.

[2]丛丽华.浅析如何加强国企物资采购供应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32.

[3]尹力.抓好企业物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J].新疆有色金属,2014.2.

[4]周翔,唐立新.信息化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2.6.endprint

猜你喜欢

采购成本物资采购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形势下医院物资采购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