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2018-01-15纪慧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茶叶出口

纪慧慧

[提要] 中国作为茶叶生产种植大国,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茶叶作为我国农作物之一,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是,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茶叶质量以及茶叶企业自身等因素制约着中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增长。本文在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茶叶质量和出口企业建设能力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茶叶;出口;贸易壁垒;质量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26日

一、引言

茶叶是一种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健康饮品,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中国茶叶生产居世界首位,茶叶品类众多,拥有充足的茶叶贸易资源。近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稳步增长,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趋势。但是,中国茶叶出口也面临着国内外质量技术标准的差异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制约。因此,本文将对中国茶叶的出口现状以及国内外环境进行剖析,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

(一)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稳步发展。茶叶的生产和种植在中国历史悠久。据统计,2016年我国茶叶产业中面积和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茶叶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中包括饮料、食品以及由茶叶加工出来的其他产品和茶叶综合利用的发展。根据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来看,2006~201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同期出口贸易也明显高于进口贸易。2006年,我国茶叶进出口量都明显提高,中国茶叶对外贸易长期保持较高的顺差。(图1)

(二)主要出口品种集中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目前,在中国茶叶出口中,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为消费量最多的茶品,其中红茶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绿茶属不发酵茶叶,寒凉解暑;红茶性温暖胃,属全发酵型茶叶,而乌龙茶属于半发酵型茶叶,不寒不热。而值得关注的单品就是普洱茶和花茶,其发展较慢,以往不为大众所知。(图2)

(三)主要出口市场及其喜爱的产品种类分析。在2016年的茶叶出口市场中,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塞内加尔、加纳及美国是我国前五位出口市场。其中,摩洛哥市场在我国出口的国家中占比较大,而因绿茶在其市场上占比高达99%,所以该市场是绿茶的主要出口地,再加上绿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品之一,因此该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摩洛哥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对我国茶叶出口有很大的影响;塞内加尔和加纳是我国绿茶出口的优势市场,而美国市场是中国绿茶出口的新机遇。乌兹别克斯坦等独联体市场是我国重点开发的市场,也是世界红茶的主要消费市场。日本主要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是乌龙茶,该茶品在日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由于歐盟市场对茶叶的质量要求过于严苛,导致中国向欧盟市场出口的茶叶数量一直偏低,在少数茶叶的出口中,以红茶为主。(表1)

三、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一)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茶叶的出口。目前,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进口国规定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我国茶叶的出口。摩洛哥自2004年开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绿茶进行农残项目检测,并于2015年要求所有以摩洛哥为进口国的茶叶必须出具由出口国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英文版检验证书。2006年,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把茶叶的农药残留分成三类进行检测,该制度最主要强调了“最大限量标准”和“一律标准”这两项,如果没有达到指定的要求,将不允许进入日本境内,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在出口日本的茶叶中其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明显的下降,降幅分别为60.96%和27.73%。据最新数据统计,欧盟对茶叶的农残限量进一步增加,达到493项。2017年4月,中国出口至捷克的一批绿茶因被检出呋虫胺,遭到RASFF通报并被扣留和拒绝入境。美国的《茶叶进口法案》对其检测方法和包装认证等做了明确规定,所有进口茶叶不得低于其规定的最低标准样茶,美国虽然对农残检测的项数不多,但部分标准比欧盟还严格,比如硫丹为0.1mg/kg,不能检出三氯杀螨醇含量等。只要茶叶农残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二)茶叶质量标准低。虽然目前我国对茶叶的质量有了明确规定,也有470多项质量检测项目,但相对于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说还比较低。我国2017年6月18开始实施的《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允许茶叶中最大农残限量为15mg/kg,比美国环保局几乎同时发布的关于茶叶中喹螨醚9mg/kg的最大限量还高。另外,加上我国茶叶从种植到生产,出口企业以及茶叶的进口国和地区存在着不对称的因素,其中政策,标准技术等尤为突出,因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茶叶质量的提高速度方面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较为缓慢,制约了茶叶的种植、生产以及出口等,以至于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强。

(三)国际竞争激烈带来严峻考验。红茶是国际市场上的主要成交品种,最高的交易量达到88%以上,红茶类中出口量最多的是红碎茶,占比90%~95%。因地理环境等影响,我国红茶的品质始终得不到提高,质量相对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到亚非两地,占我国茶叶总出口量的80%,由于这些市场太过集中于经济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消费水平也有待提高,这样不仅会增加市场风险,市场的扩张空间也会受到限制。

(四)企业能力不足,影响整体发展。产业社会唯一的法则是效率,即企业一切行为必须具有生产力,组织化亦不例外。要想企业实力雄厚就要有清晰的经营战略以及新型的营销模式。我国茶叶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对组织化企业文化基础领悟不够,导致茶叶企业资金的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短缺,对企业的规模及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质量也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另外,还有国内茶叶市场的不规范性、茶叶企业对茶叶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主要是原料的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如,日本三得利公司每年从福建凯捷茶业公司进口大量的乌龙茶,其加工的茶叶饮品在日本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三得利最大的乌龙茶供应商是福建凯捷,其每年对日本的乌龙茶出口量近3,000吨。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市场的营销模式也有了改变,而我国茶叶的营销模式却没有明显的突破,在国外的宣传也过于低调,使国际上茶叶品牌对我国有较大的冲击,影响茶叶出口的整体形象。endprint

四、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了解并合理应用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就目前情况看来,农残问题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这一问题,贯彻绿色营销,必须从基本抓起。从茶园管理来说,改变使用化学原料治疗,注重提前预防。从茶树生长环境来说,通过引入害虫天敌、有益菌或其代谢产物等手段,改变茶树的生态环境,达到不靠化学原料来放虫、治虫。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方面都以国际卫生标准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茶叶的质量问题。同时,制定茶叶标准,向国外客户推荐出口企业,加强沟通,告知进口企业从正规渠道进货,维护市场份额。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联系,扩大交涉力度,积极进行谈判与磋商,更多地利用贸易组织的原则进行交涉,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逐渐减少国际间贸易壁垒的影响,加快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基于国情,以拍卖的方式代替以往传统的贸易方式,增加出口量,削弱贸易壁垒。

(二)顺应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海外市场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目标区域,因此真正了解并掌握进口国的消费需求对我国茶叶出口是十分必要的。茶叶的质量问题应该是企业首先关注的重点,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把茶叶的质量放首位,所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质量相关法规。只有企业自身做到最好,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使茶叶种植户严格按照生产流程,使用国际上认证的标准农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及出口的数量,从而开发新的茶叶出口市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对市场进行彻底调查,掌握目标市场的真正需求。通过对国际市场的逐渐开发,茶叶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行业,而不单是作为一种饮品出现,这一做法摆脱了国际市场对我国茶叶市场消费原料的说法,有助于茶叶企业提高利润,同时也提高了出口创汇。

(三)提升企业内力,促进贸易快速发展。要促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的表现决定了茶叶在出口市场中的发展。其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才是根本。近几年,产品价格和质量的低下,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受到很多约束。因此,完善出口茶叶的产业链以及促进茶叶企业的进步是茶叶出口的重中之重。而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基础是要提高茶叶机器设备和农药化学肥料等行业的发展。茶叶好,不如广告做得好,从品牌营销角度来看,我国茶叶可以引入新的营销方式——斗茶。以民间的铁观音大赛、普洱茶大赛等为基础,在国外开展类似的斗茶大会,推广中国茶叶,这一营销模式要比传统的营销方式效果好。要想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有立足之地,需要不断地促进营销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提高茶叶质量,增强体系建设。不管是茶叶的种植、生产与加工还是运输、销售,都必须要遵守茶叶出口的标准。在茶园的管理上,要尽量使用有机肥料或者自然肥料来施肥,并进行防虫制虫,做到减少甚至不用化学肥料,采用综合治理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制虫防病;在包装材料、物品、运输工具、仓储场所的选用上,要保证环境的卫生;以及在茶叶贮运的过程中,为防止茶叶发生变质等问题,要考虑茶叶存储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茶叶的出口潜力也随之增强。中国的茶叶企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会以更好的品质及更合适的营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茶叶出口前景也会越来越乐观。在产业链的调整、产业的標准化及国际营销方式的建设等方面,中国茶叶产业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会赢得国际的信任,踏上更高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波.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竞争力提升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

[2]齐伟伟.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7.39.1.

[3]胡炜.中国茶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6.38.11.

[4]樊慈.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9.

[5]乔平平.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5.10.

[6]张娟.中国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茶叶出口
《茶叶通讯》简介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香喷喷的茶叶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便携式茶叶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cost Chinaexporters US$57.432 bln i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