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公共停车场PPP项目的对策研究

2018-01-15洪文霞钱瑾玉韩燕贾明磊

价值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PPP模式效用

洪文霞++钱瑾玉++韩燕++贾明磊

摘要: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PPP模式在我国公共停车场建设中的运用现状,从停车人和投资者的关系角度出发,表示出停车人选择公共停车场停车的效用和投资者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效用,考虑双方的心理因素的差异建立了改进的非对称信息下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通过求得的最优解给出了在降低双方损耗率的情况下,应当通过减少停车人和投资者的心理压力来推进公共停车场PPP项目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PPP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ark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king and investors, it shows the utility of parking people to choose public parking and the utility of investors to invest in public parking.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establish the improve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rgaining game model.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public parking should be promoted by reducing the parking press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investors in the case of reducing the loss rate.

关键词: 公共停车场;PPP模式;效用;讨价划价

Key words: public parking;PPP mode;utility;bargaining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2-0079-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而停车设施却愈发显得匮乏。随着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应用,公共停车场建设也越来越多采用PPP模式来进行投资运营建设。虽有收获,但是PPP模式在公共停车场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截止2016年3月底,全国 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共推荐有 115 个公共停车场(含停车楼、停车库)项目,总投资 526.3147 亿元,但招标采购成功并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仅 3项。由此可见,公共停车场PPP项目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潘福全等针对公共停车场推行PPP项目提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PPP项目价格机制等建议[1];唐伯明等采用效用理论以停车场类型、停车目的、停车距离为变量,分别分析节假日和平日停车人的效用值,得出了在设定停车费优惠价格的同时需要区分节假日[2];叶继涛在搜集我国PPP项目数据基础之上,给出了促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PPP项目中的建议[3];周锐分析了广州市路外停车场建设现状,根据存在问题给出了推进停车场建设应从加强规划、吸引社会资本、简化审批程序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起的建议[4];朱梦琪通过研究长春市停车场项目给出了适合于不同公共停车场项目类型的PPP类型,并归纳为矩阵形式[5]。这些文章大部分是从管理和政策角度提出对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建议,没有具体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如何发生的。本文考虑到停车人和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投资者这两个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讨价还价的博弈分析,以个体的效用表示利益所得,通过博弈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一些建议。

1 公共停车场停车现状分析

1.1 公共停车场建设现状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提出建立“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可见对公共停车场的定位为公众停车不足时的补充,是面向公众的服务设施。在PPP引入公共停车场建设之前,大部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均以政府为主导,由财政来出资进行建设。

目前,公共停车场采用的PPP模式主要是BOT为主。首先,投资方从政府获取公共停车场建设的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进行融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工作,建成之后項目公司向停车用户收取一定费用,项目运营期间投资方和政府各自承担规定的义务责任,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的所以权交还给政府所有。

自PPP模式引入中国之后,各种工程都开始尝试运用PPP模式进行建设,公共停车场也不例外。然而公共停车场PPP项目能够成功招标并开工建设的项目却屈指可数。截止2016年3月底,全国 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共推荐有 115 个公共停车场(含停车楼、停车库)项目,总投资 526.3147 亿元,但招标采购成功并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仅 3项[6],分别是福建省福州市观风亭、南营公共立体地下停车库项目、重庆市渝北区两路农贸市场外智能停车楼建设项目、四川省泸州市第二批城市停车场项目。这3项项目中,福建省福州市观风亭、南营公共立体地下停车库项目地处交通干线且包围着东街口商业圈和五四路商业前,车流量大且停车需求巨大,另两个项目分别是建在农贸市场和花园、游乐园及风景区周边,来往的车辆多,停车需求大。明显发现,在驾驶人有明显的停车需求情况下才会有停车行为的发生。

1.2 停车现状分析

根据2016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2370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8.79%,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青岛市发布《青岛市停车场发展规划(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说明至2020年,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规划新增停车泊位92.7万个。停车泊位数为机动车数的1.1-1.3倍,保守估计到2020年为止,停车泊位数空缺仍然空缺巨大,停车需求仍然难以满足,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仍然需要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endprint

公共停车场停车模式单一利用率低,主要为路面停车,这就迫切需要创新停车形式,推进建设地下停车场;其次,停车场管理不科学。主要表现为收费价格的不合理,停车的动态管理欠缺,停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也不高。种种问题均导致了现阶段公共停车场低效率、推行进度慢的结果。

2 改进的非对称信息下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建立

本文从分析停车人与投资方的利益关系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改进的BL模型得出停车人和投资方的效用值,结合非对称信息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建立了改进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分析停车人和投资方之间的效用关系,通过求解那什均衡得到最优解,进而给出对推进停车场假设的建议。

2.1 改进的BL模型的建立

根據随机效用理论,驾驶人追求停车的效用值最大,即选择公共停车场时效用越大越好,而投资方在投资建设并运营地下车库时,追求的是自身的效用越大越好,要使得该地下车库能够顺利运营,就必须要平衡驾驶人的效用和投资方的效用,使双方达到效用最大。

假设p表示驾驶人,用Up表示驾驶人选择某公共停车场的效用值,可表示如下:Up=Mp+R(1)

其中:Mp为驾驶人p效用函数的固定项,Rp为驾驶人p效用函数的概率项。

对于投资方而言,采用PPP模式建立地下车库时,投资金额越少、回报越高会增加投资方的效用,另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会促成项目圆满完成,使PPP项目达到政企双赢。站在投资方角度,投资方效用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固定项和概率项,用Ut表示投资方建立地下车库的效用,如下所示:Ut=Mt+R(2)

投资方在考虑运用PPP模式建造地下车库之前,必然要考虑驾驶人是否会选择利用地下车库停车,以及投资方是否愿意投入资金到这个项目当中,在这个博弈的问题中,关键问题是:一方面,投资方要想高回报、高效用,另一方面,驾驶人在考虑是否选择地下车库时也会考虑自身的高效用。因此本文旨在解决如何平衡双方效用,达到各自的相对最优效用,提出了下面的改进非对称信息下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2.2 非对称信息下讨价划价博弈模型

由于信息完全,驾驶人了解并知道各个停车场的信息,同时投资方也能根据各种渠道了解到驾驶人的停车情况,因此这是一个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任何一方都不能企图多占取多的效用值,最后既要多占取效用又要达成交易,必然要求双方妥协并达到总效用值得1/2。该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

①假定有两个参与者:驾驶人P与投资方T,就是否选择停车和是否投资建设停车场进行效用博弈,P和T可以接受的效用区间为:[x1,x2]、[y1,y2](x1为P可接受的最低效用值,y2为T可接受的最低效用值)。

②设Ue为讨价还价成功的最终的效用值,此博弈中,驾驶人P希望投资方T的效用越低越好,而T希望P的效用越低越好,自己的效用越高越好,双方的效用和为一个固定的值U,即 U=Up+Ut,一方效用增加则另一方效用降低。

③讨价还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分为若干阶段t,且每一阶段只有一方提出效用值。

④在讨价划价提出效用的过程当中,必然伴随着各种损耗,如:人力、物力、资金及时间等各项费用的损耗,我们用损耗率?棕来表示。

⑤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谈判的进行。众多著名的案例证明当谈判者深处困境(遭遇强硬谈判条款、最后通牒式威胁、无法更改的时间期限等)而无法有效应对时,往往较快妥协或获得很少的收益,心理学研究证明: 时间压力会使谈判者在谈判中的沟通准确性降低,容易较快达成协议,此外,时间压力会降低谈判者的认知动机,并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偏差[7],使谈判者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因此,博弈建模需要考虑参与者的心理压力,并且不同参与方的心理压力不同,用rp表示驾驶人的心理压力,rt表示投资方的心理压力。一般而言,心理压力越大,就越快越容易接受谈判,根据博弈的一般解,先妥协的一方往往获得的收益就越小,即心理压力越大,所获效用越小,因此rp与Up成反比,rt与Ut成反比。

排除掉两种极端情况,即驾驶人P与投资方T既不是毫无压力,rp=rt=0,也不是压力无限大,rp=rt=1,对该模型有如下三个阶段的讨价还价过程,即t=1,2,3时,有如下:

①t=1:T提出效用U ,P若接受则双方获得效用分别为 和U- ,则谈判终止,否则进入下一阶段t=2:P提出效用Up2,T若接受,则双方获得效用分别为 和U- ,则谈判终止,否则进入下一阶段t=3:T提出效用U ,此时是谈判最后阶段P必须接受,则双方获得效用分别为: 和U- ,谈判过程见图1。

②该非对称讨价还价模型中,讨价还价双方有不同的心理压力rp与rt且rp≠rt求解博弈均衡,假定t=3时为T报价:T可得到最大效用为U ,U 考虑损耗率和心理压力折到t=2时为 ,则对P而言在t=2提出效用Up2?叟 ,故P提出效用Up2= ,即为Up2= =U- ,而U- 考虑损耗率和心理压力折到t=1为 ,则T在t=1时提出的最优效用为U =U- 。由于t=3的最大效用从博弈均衡角度而言应该和t=1时T的提出效用是无差异的,故U =U- =U ,解得:

③又U =Mt+R也即Mt= *U+R,为考虑rt和rp对Mt的影响,分别对rt和rp求一阶导,有:

明显有对Mt对rt的二阶导恒小于0,对rp的二阶导恒小于0,因此Mt的极大值存在,当且仅当rt=rp时,令函数Ft(r)= ,求解该函数的极大值得到r= ,且有二阶导小于0知,r= 是该函数的最大值。

同理,Up=Mp+R,Mp= U+R,Mp分别对rt和rp求一阶导,有: = <0, = >0(5)

明显有对Mp对rt的二阶导恒小于0,对rp的二阶导恒小于0,因此Mp的极大值存在,当且仅当rt=rp时,令函数Fp(r)= ,求解该函数的极大值得到:r= (6)

且有二阶导小于0知,r= 是该函数的最大值。则驾驶人和投资方在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当且仅当r= 时,双方达到各自的效用最优。其中,r表示心理压力,?棕表示损耗率。

3 结论

对驾驶人而言,停车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以及资金的压力,比如着急上班、约会或者停车收费价格的高低都会对停车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损耗率表示的是驾驶人在时间、资金、人力及物力方面的损耗,驾驶人必然考虑损耗越低越好,因此要想满足驾驶人一方r= 成立,就需要缓解驾驶人的心理压力,这需要驾驶人自身、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通过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对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支持、收费价格的调整等等方法来减小驾驶人心理压力。同理,对投资方而言,也必然考虑损耗的最低,要想满足投资方的r= 成立,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法规、项目投资运作良好等方面来实现。综合来看,推进公共停车场PPP项目的关键在于自身、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减轻驾驶人和投资方的心理压力,促成共赢。

参考文献:

[1]潘福全,罗淑兰,张辉,等. PPP模式在城市公共停车场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2016(12):49-52.

[2]唐伯明,曾超,刘唐智,陈建.城市中心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选择行为模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5(34):116-122.

[3]叶继涛.当前我国PPP投资机会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学发展,2016,2(87):56-64.

[4]周锐.对广州市路外停车场建设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16(6):110-113.

[5]朱梦琪.长春市停车场项目PPP融资模式研究[J].市场观察,2017(8):93.

[6]汪才华.公共停车场PPP项目公开招标采购案例研究[J]. 专家专栏,2016(11):6-14.

[7]王刊良,王嵩.非对称信息下讨价还价的动态博弈:以三阶段讨价还价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9(9):1636-1642.

[8]武晓会.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特点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2(6):10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PPP模式效用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渠道的选择偏好及效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