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模式架构研究

2018-01-15刘冠权

价值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在分析中小企业结盟动因和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构想,并给出了其定义特征;定位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构建基于ASP平台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模式架构,并探讨了关键使能技术。实现区域中小企业结盟的风险共担、资源共享和协作共赢。

Abstract: The vision of regional virtual enterprise allianc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small & middle enterprise alliance, and then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virtual enterprise alliance are explained. From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small & middle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alliance framework of the regional virtual enterprise built on ASP platform is designed, and some key enabl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The aim is to implement risk-sharing, resourc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win.

关键词:区域虚拟企业;企业联盟;架构模式

Key words: regional virtual enterprise;EA(enterprise alliance);structural mode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007-03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为现代市场竞争的主要特征。伴随信息技术的扩散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以其成本小、风险大、机制灵活、富于创新的优势和特点,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且成为各国经济繁荣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1-3]。那么,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如何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抵御风险,提高整体实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提出

多个企业如何从无序的“布朗运动”状态,转移到主体自主选择有序的以虚拟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结盟合作状态。实际上,虚拟企业作为以市场机遇为契机,以合作项目为纽带的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有效形式,其联盟合作形式又较其他形式的战略联盟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广泛地被中小企业所认可。通过以上战略联盟的动因、效应的利弊分析,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提出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概念。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是基于市场机遇响应多主体需求驱动的,充分考虑企业资源成本和实施可操作性的一种区域性的虚拟企业组织形式,是虚拟企业的一种具体应用表现形式。从地域范围出发更注重区域特色,强调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结盟建立、区域稳态运营的机制和联盟过程的可预控性。

对于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由于其区域特性,保证了物流成本的降低、相对文化冲突的薄弱和多次重复博弈合作的信任提高等,有效的避免了联盟的负面效应,更将有利于企业额结盟。并且可以将资源丰富的区域资源集中管理和调配,根据不同类型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市场需求,有效地对其配置和利用,使资源可以物尽所能,使区域内的优势互补,成为该区域提升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区域内的协同合作成员企业不论是合作成本还是物流成本都会降低。因此,通过区域虚擬企业结盟,实现企业间协同与资源共享,形成动态资源优化配置,使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4]。区域虚拟企业中,企业间的边界是相对的、模糊的、变动的,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以诚信为联系纽带,共享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等。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区域虚拟企业结盟具备战略联盟的动因、效应优势,而且由于其具有自身优势特点又可以避免普遍意义上的战略联盟中的负效应,更具可行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定义特征

笔者提出了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概念,但同时发现对这一概念的准确、完整定义的表达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出发,其定义可能有所差异(如同虚拟企业定义一样)。为此,对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定义可以用生物学中对“生命”定义的方法,“生命”是很难定义的,但却可以给出一系列生命对象的特征。借鉴此方法,笔者对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给出了如下一系列特征性质:

①结盟范围是区域性的。从合作成本方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而且企业间地域相近,文化差异不是很大,有效避免了战略联盟的负效应,防止出现组织文化方面不必要的负面冲突。

②结盟组织是基于市场机遇以多主体需求驱动而建立的。从结盟建立初期充分考虑客户(包括结盟成员企业本身)的广义需求,以需求驱动结盟更好地满足客户定制,经过企业基因进化、需求分类和多主体多赢博弈理论建模形成相对稳定的虚拟企业联盟。

③结盟机制是间续式的。在满足不同需求情况下,部分结盟企业选择了任务完成而结盟解体(准确的说应该处于准结盟状态),虚拟企业伙伴的结盟合作不是一次性博弈,也不是永久,而是间续式的。间续式的结盟机制要求虚拟企业伙伴关注未来和继续合作的期望,注重信用价值,有利于预防投机行为、降低合作风险、减少信任成本。endprint

④部分或全体结盟企业间的企业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有互补。成员企业有各自核心竞争力,企业间有资源的互补性,以实现联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敏捷制造。

⑤结盟拥有统一协同管理中心。结盟企业作为联盟成员在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上注册成为正式成员,结盟企業基于统一信息平台进行协作,实现网络协同产品开发、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活动。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架构在ASP平台上,主要考虑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缺陷,通过有偿共享等方式,实现联盟的协同运营管理。

⑥结盟组织相对比较稳定。从虚拟企业结盟建立、运行和解体过程出发,在建立信任机制基础上,对企业结盟建立稳定运营知识共享、协同管理和一定的契约机制和风险预控机制,区域约束更具可控性,确保结盟的鲁棒性。

3 基于ASP平台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模式架构

针对中心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并且对于中小企业很多暂时也没必要建立完善、完整的软件信息系统。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ASP平台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模式架构,旨在注重应用可行性、实用推广性和结盟的敏捷性。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ASP服务商将应用软件及相关硬件通过Internet网远程租赁给盟友企业或客户[5,6]。利用集中管理的设施为客户提供应用配置、托管、产品设计计算与绘图、信息与资源管理等访问服务,在ASP模式中,客户无需购买软件,只需交纳ASP服务租金,即可连接到位于远端集中式服务器上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数据中心和应用服务系统,从而节省一大笔用于IT产品技术购买和运行的资金,以及硬件的升级换代的费用,以低廉的成本获得以往费用不菲的专家级服务,客户能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5-7]。

基于ASP的中小企业联盟的实施模式将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实施网络化结盟的一种新的选择。区域虚拟企业间续式结盟的架构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结盟支持平台包括两部分:

①资源中心。该中心用于发布欲参与联盟的企业资源信息,如企业基本情况、设计资源、制造资源等信息,为构建区域虚拟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依据。资源中心首先建立资源信息标准,并将标准发布给企业,企业以符合该标准的格式将信息登录到信息中心,以保证数据格式的一致性。

②结盟中心。当企业根据自身的以及市场广义需求获得市场机遇信息后,就可在结盟中心选择合作伙伴,并与有意向的单位进行商务谈判,直至结成虚拟联盟。在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间通过任务管理系统对盟员的工作进行协同管理。在此,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生产等进行封装,回避企业内部的实现逻辑,只关注企业之间的流程和接口,以降低联盟中心实现和维护的难度,提高可行性。

应用此平台的企业,使用虚拟企业结盟应用软件,不用开发任何客户端软件,基于ASP并通过Internet接入联盟平台,就可以发布并且查询资源信息,企业中的信息平台可能是Intranet、多机和单机结构。所以,多数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参与。

用ASP方式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支持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一致的数据结构,不存在异构的问题,各个企业均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安全协议与中心连接,系统向上兼容,保障数据具有一致的格式;该平台对于接入的企业的信息系统无任何要求,能够接入Internet的企业都能参与结盟,即企业内部的信息结构不需要被改变,就可以接入平台,从而减少企业参与该联盟的成本,也就使得中小企业都有能力参与进来;参与联盟的设备以及应用系统是封装在企业内部的,因此,原有系统所有数据的流程和格式不会因使用联盟支持平台而受到影响,这样就能够做到保护以往进行的投资。

实现此模型所需主要使能技术有:支持多客户共享资源的技术,ASP与企业自己的IT部门不同,它的建立由规模及范围经济做基础,它支持多平台环境、多应用和多客户,可以为客户提供许多实际的服务。产生ASP的动力是共享,同时共享也是ASP进行服务的根本目标。能进行网络服务的系统质量,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可测量性、易管理性以及实用性等等,这些为ASP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出了极为有力的保障。对于资源的计量,系统资源配置、服务收费、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客户程序以及数据对于系统的资源占有量。所以要精确计量系统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

开展区域虚拟企业盟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不仅对虚拟企业理论的完善有着拓展意义,而且有希望实现虚拟企业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当然上述探讨只是本研究的开始,今后笔者对相关关键技术及其控制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Vonk J, Grefen P. Cross-0rganizationa1 Transaction Support for E-Services in Virtual Enterprises [J].Distributed and Paralle1 Databases.2003,14(2):137-172.

[2]Banaszak Z A. Computer—aided Prototyping of Production Flows for a Virtua1 Enterprise [J]. Journa1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03,14(1):83-106.

[3]龚振,钟爱群.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28-30.

[4]李荷华.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06):35-38.

[5]刘冠权.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区域虚拟企业资源优化决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11):2178-2183.

[6]李少波,谢庆生.基于ASP的动态联盟制造资源管理框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6):502-507.

[7]Anderson, J.D. Internet outsourced application providers IT cost reduction, Health Management Technalogy,1999,20(6):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