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关于旅行车的故事

2018-01-15

家用汽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钢质旅行车欧洲人

旅行车译为“Wagon”,还被国人亲切地称为“瓦罐”。以其延长的后备箱空间和特有的情怀闻名于世。至于旅行车的历史,就要从它亲身经历的“全球漫游记”讲起了。

生于美国

旅行车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旅行车通常活跃在铁路客运附近作为载客和载货的工具,而旅行车上昂贵的木质材料,也被誉为富裕阶级的玩物。慢慢地美国人意识到了木质材料的缺点,比如生产成本和气候环境等问题,不得不将木质材料更换为低成本的钢质材料,于是二战期间,由Jeep willys打造的鋼制旅行车正式问世。随着钢质车身的快速发展,木质车身一步步走向了下坡,而别克木质旅行车停产的消息公布,木质旅行车时代也就此告一段落。

新兴的钢质旅行车确实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旅行车风靡美国,成为了美国旅行的黄金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升级进步,一种可容纳6-9名乘客的全尺寸旅行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提升让美国人尝到了一些甜头。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政策、法规以及美国特殊的用车环境等原因,80年代后期,SUV和皮卡逐渐成为了主流,而旅行车市场也随之淡化。

长在欧洲

在大洋彼岸的欧洲,旅行车可谓一片繁荣。经历了二战洗礼后的欧洲,经济快速崛起,人们生活水平也在此时迅速提升,于是“享受生活”成为了欧洲人的主导,运动、旅行在当时算是重要的娱乐活动,而旅行车的问世,正好帮助了欧洲人“享受生活”。

可以理解美国人更务实,之所以SUV和皮卡取代了旅行车,也是因为它们比旅行更实用;而欧洲人浪漫讲情怀的特质,使得旅行车延续至今,甚至每台欧洲车都有自己的旅行版本,

小到紧凑型车、大到中大型车、贵到超级跑车,可见旅行车在欧洲人眼中绝对是情深意重。追求完美主义的欧洲人,还发明了介于轿跑和旅行车之间的“猎装车”,更加流线前卫的设计元素,再一次体现了旅行车的价值所在。

亚洲留学,学业不佳

相比欧美旅行史,亚洲的旅行车就有些平淡了。其中日本比中国更早接触旅行车这个概念,几乎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每款轿车都会推出旅行版本,但是旅行车并不作为日本推广的对象,只是作为车系的补充车款而已(类似于斯柯达明锐旅行版的模式),随着推广力度逐渐衰弱,日本的旅行车也在被世人遗忘。再者说,在日本占据旅行车市场的是装载能力更强的MPV和厢式面包车,而相对实用性较弱的旅行车并不会让日本人买单。

最近,旅行风好像吹到了中国,继性能怪兽RS6在中国开售,一大批旅行车也相继上市。追溯到中国旅行车发展史,还要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早年间在中国拥有合资工厂的标致和大众分别带来了桑塔纳旅行版和标致505SW两款旅行车,但国人传统的汽车印象,使得消费者并不接受旅行车,同时惨淡的销量也告诫其它车企,发展旅行车市场必然是错误的。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旅行车也逐渐销声匿迹。随后的21世纪,上海通用依靠高性价比打造的赛欧旅行版,再次让国人重新定义了旅行车,销量一路飙升,也让车企看到了旅行车的希望。但好景不长,随着市场和汽车工业的快速进步,缺乏创新活力的赛欧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从那以后,旅行车断断续续地出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一些经典的旅行车也在其中诞生,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最近两年,随着RS6、A6 Avant、明锐旅行版、宝骏310w、大众蔚领等一系列旅行车的上市,中国旅行车再次迎来巅峰,但就目前看,旅行车市场仍处于发展中阶段,要想继续在中国大展宏图,还是需要耐心请教才能有所作为。

纵观旅行车的发展史,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旅行车都是以“优美高傲”的身段出现在世人面前。而在国内,一向以小资情调著称的旅行车却逐渐平民化,确实中国汽车市场复杂,在SUV占领主导权的市场里,旅行车要想争取一席之地,只能低头。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质旅行车欧洲人
百万元级电动旅行车来袭保时捷 Taycan Cross Truismo
城镇中低压钢质燃气管道腐蚀泄漏风险评估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关于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轻量化的几点建议
10款最值得引入国内的新款旅行车
旅行车
比例原则在欧洲人权法院诽谤判例中的适用
商标权属于人权?——从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谈起
漆与艺——一种欧洲人的视角
寻衅滋事 宝马2系运动旅行车 VS.奔驰B级旅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