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一百减一等于零”

2018-01-15谭诗赏

当代党员 2017年24期
关键词:病有所医民心行动计划

谭诗赏

在管理学领域,有这么一个定律:“一百减一等于零。”其意就是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定律或许过于严苛了。其实不然,尤其是关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增进民生福祉问题时,“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所强调的百无一失理念,是极为重要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把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转化为温暖的获得感,必须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如果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比作一幅恢弘壮美的画卷,那么,民生无疑是其中最厚重而温暖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质朴的话语,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和赤诚的为民情怀。

民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一再强调和牵挂的高频词。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当前,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但在民生领域仍然还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眾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问题。如何才能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也就成为我们必须破解的重要难题。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注重从战略部署上抓落实,提出要大力实施“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打好“三项攻坚战”,其中就包括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行动计划。

要把民生实事“整巴实,不吹壳子”,就要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扎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确保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开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未来,让3300万巴渝儿女享有“稳稳的幸福”。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有所医民心行动计划
党心民心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助力“病有所医”的重大探索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免费救治 病有所医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