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无它,唯良心而已

2018-01-14孙学瑾雷振香

活力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

孙学瑾 雷振香

【关键词】教师;教育;良心

教师,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教师的苦与甜,教师的酸与乐,又有多少人懂。但走在教育的路上,带着良心出发,终会回归本真。

长久以来,读到过很多关于教育的论著,听到过很多关于教育的讲座,其中不乏振聋发聩之语,不乏经典隽永之句。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确,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经典论述。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著作,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和看法,我们所掌握和理解的不过九牛一毛,作为教师,有没有一个最起码的出发点,一个我们工作的起点?于是,忽然想到了一个词——“良心”,是的,是良心,经济大爆炸的时候说得最多,也仿佛最不值钱的良心。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说得真好,我不知道这句话能否作为教育的本质,但至少可以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比许多抽象地阐述容易理解得多。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让学生获得幸福?我们又该怎样让自己获得幸福呢?

实事求是地说,我从来也不曾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只是社会为提升教师的地位而普照在我们身上以资鼓励的光环而已.我也从来不曾认为教育是一件轻松的事,面对现实中的教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心痛,也有足够的理由呐喊。不说教师微薄的工资和待遇,不说教师的职业困惑和职业倦怠,也不说教师的竞争压力,学生的生命之重就让我们承受着多么重的压力啊!

学生突发性疾病身亡,学生游玩溺水,学生受到批评想不开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报道时常见诸新闻和报端,再加上异常繁荣的网络,于是,社会、家长、教育系统都會聚焦我们老师,作为老师的我们又能承受生命之重吗?这份职业,做的我们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噤若寒蝉。于是我们不得不采取“圈养”方式:郊游和野炊成为历史名词;有些体育器械不得不进入库房;下雪天禁止玩雪……就这样,每天还是忧心忡忡。一个学生没有按时到校,两个学生发生矛盾,甚至个别学生上楼梯摔倒了,部分学生经常不做作业,这都蕴含着怎样的安全隐患和多少唇枪舌剑的无奈。

是啊,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有着太多的牢骚,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无奈,但是,也别忘了,关于教育体制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可作为老师的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在许多时候,我们拯救不了世界,拯救不了人类,甚至拯救不了一个贫困的山村或一群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孩子,可我们却足以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班几十个家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果我们把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当做写文章的打底名言,不当做是没有温度的字眼,那么,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多。面对“教师”这个字眼,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举足轻重和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是责任。误了庄稼是一季,误了孩子却是一生。我们的教育理念可以有差别,水平和能力可以有差别,方法措施可以有差别,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做到无差别,那就是带着“良心”和“爱”上路,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么,即使我们真的出错了,又能出多大的错误?

带着良心和爱出发,会让我们的职业变为事业;会让我们的世界不染纤尘;会让我们的孩子如沐春风;会让我们的课堂灵动可爱。每每跨上讲台,站在孩子们面前,看到那么多双单纯而稚嫩的眼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呢?作为教师,男人注定不能香车宝马、锦衣玉食;女人注定不能锦帽貂裘、珠光宝气,而且我们也没有谪仙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更没有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挂印而去的决绝,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潜心于自己的事业,因为至少我们可以睿智豁达,可以通透洒脱,可以乐观阳光,即使许许多多的人不在乎我们,但至少有那么多孩子在乎,有那么多颗心灵在乎,还记得那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吗?至少这条小鱼的心在乎,这就足够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每个生命的天性、禀赋各有不同,喜怒哀乐各具情态,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参差不齐,这就注定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学校这个大熔炉中让孩子们变得一般无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的道理,我们又为什么太过执着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努力过了,奋斗过了,尽力了,我们还能苛求什么。作为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已经见惯了像“郭靖”一样愚钝的孩子,也见惯了像“黄蓉”一样机敏的孩子,只要带着良心和爱“因材施教”。只要家长对教育的期待能不再偏差,只要社会大众的眼光和价值观能精准对焦,那么校园中“善”的力量才能得到应得的支持,孩子的明天才会出现“真正”的、“平等”的生机。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是啊,面对孩子,当我们放下了大人的骄傲时,我们的教育便已浸润心田;面对教育,当我们拾起理想时,充盈与快乐便伴我们左右;面对T作,当我们带着良心和爱出发,那么,所有的优点缺点,甚至成绩的好坏,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和变通的呢?别忘了,我们老师的人生之旅不仅仅只有工作,我们还得经营自己的家庭,我们还得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们还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不是吗?想通了这些,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好老师并非水水中月镜中花,而是真切的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找一个方向,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想法、小尝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用心去做、怀揣幸福去做,并且坚持这学期比上学期多做一点,做好一点,我们就有机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

因为教育无它,唯良心而已!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