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释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在玉米节肥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2018-01-13张孝琼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无机复合肥有机

张孝琼

摘 要 2016年3—7月,选用在重庆本地表现优良的缓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三种(万植、沃夫特、百事达),在节肥20%~40%处理下,研究其在玉米轻简一次性施肥上的产量效果。结果:全肥与节肥植株生长情况没有差异;节肥20%与全量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节肥40%时减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万植、沃夫特、百事达均适宜于玉米轻简化一次性施肥,生产上采用节肥20%,可以获得预期产量指标。

关键词 玉米;缓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节肥效果;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S147.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2.005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务农劳动力匮乏,种植业粗放管理,盲目大量追施化肥、偏施氮肥现象普遍发生,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一般氮肥30%~35%、磷肥10%~25%、钾肥35%~50%,并呈逐年降低趋势;盲目地加量施肥,引起增产不增收的后果,并带来土壤板结、酸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土壤养分平衡,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1]。目前,国家对农业生产节肥减量提出了新要求,在农村生产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既要实现稳产增收又要利于环境友好,就亟需探索新型适用轻简化施肥技术措施。本试验针对前期筛选推荐的肥料,研究其在玉米轻简化生产上的节肥应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試验于2016年3—7月在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进行。丘陵地貌,土地较平整,土质黏性,紫色土,肥力中等偏上,pH值7.7,含有机质24.4 g·kg-1,含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179.3, 11.5, 240.0 mg·kg-1。

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供试玉米品种为渝单30。

试验设计: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A因素为肥料种类,设万植(生态复合肥)、沃夫特(缓释肥)、百事达(生物有机肥)3种肥料;B因素为施用量,设常规施肥量、减量20%和减量40% 3个水平。共9个处理(见表1),另设一空白(不施肥)为对照。

试验重复3次,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 m2,667 m2种植3 200株。

1.3 试验管理及调查统计

各处理的田间管理同常规对照。播种后调查玉米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抗病性、抗倒性,穗、粒、籽粒灌浆等与产量相关性状及产量。试验数据采用Excel、DPS等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见,各处理的生育期无明显差异。

从表3可见,除万植节肥40%、百事达节肥40%、沃夫特节肥40%和对照表现中等外,其余处理幼苗长势均较强;除百事达100%和沃夫特100%有轻度纹枯病外,其他处理未发现病害。株高最高的是百事达节肥20%(294.2 cm),穗位高最高的是万植节肥20%(128.8 cm);对照的株高(268.3 cm)、穗位高(106.7 cm)均为最低。

归类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肥料种类间、不同施肥量间玉米植株的穗位高、株高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2.2 不同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肥料种类对玉米穗长、穗粗的影响较小,而产量构成性状行粒数、穗行数、百粒质量均有万植>百事达>沃夫特的趋势,但差异极小;产量构成性状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2.3 不同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3.1 产量分析

从表5可见,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增产幅度在19.49%~41.91%,其中表现较好的前3个处理依次是:沃夫特全量100%(折合667 m2产量556.27 kg)、百事达全量100%(536.54 kg)、万植全量100%(534.59 kg)。虽然单从试验数据来看,玉米产量有随施肥量减少而降低的趋势,但是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除了全部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外,只有沃夫特全量100%产量显著高于沃夫特节肥40%,其余处理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准。

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肥料种类间差异不显著,施肥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6)。

2.3.2 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的偏生产力、效益分析

从表7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肥料种类N的偏生产力、每千克N新增纯效益差异不大。而从肥料施用量来看,总的趋势是随着N投入的减少,N偏生产力和每千克N新增纯效益均增加,有机—无机复合肥(万植、百事达)增加较大,缓释肥(沃夫特)增加较小。

3 小结

已有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应用于玉米生产可比配方施肥、传统施肥增产[2-4],但“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在玉米一次性施肥上和节肥应用上少有研究报道。本试验应用沃夫特、百事达、万植三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均适宜一次性施肥,与重庆区域推荐肥料结果吻合[5];“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不仅具有增产效果,同时在节肥利用上优势也明显。

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N投入的减少,肥料的N偏生产力增加,每千克N投入纯效益也随肥料N投入的减少而增加,说明节肥有利于提高偏生产力和产投纯效益。同时也要看到试验随着肥料使用的减少,伴随产量下降,产量构成性状同步变差,其中节肥40%与全量100%产量差异达极显著,但节肥20%处理与全量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节肥方面应适当控制减少的量,生产上节肥20%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何刚,张崇玉,王玺,等.包膜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6):141-145.

[2] 罗锋,王庆菊.缓释肥在玉米应用上的效果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6(2):20.

[3] 常淮霞,韩金荣.“莲味宝”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玉米增产的效果研究[J].园艺与种苗,2007,27(4):307-309.

[4] 罗天虎,火勇,孟苞,等.地膜玉米施用“玉泉”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效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5(1):35-37.

[5] 田红琳,杨华,许明陆,等.5种缓释肥在渝单8号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66-68.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无机复合肥有机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有机白菜
喝有机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水平初探
基于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专利技术综述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