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2018-01-13藏金利

关键词:血型偏瘫病情

藏金利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多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突然的破裂,或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动至大脑,使脑组织出现缺血、损伤等,其临床可分为缺血型脑卒中与出血型脑卒中,其中出血型更为常见[1]。由于脑卒中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故而在发病后应给予积极的治疗,然而虽经救治,本病仍会留有某些并发症,如偏瘫,其发生率极高,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2]。故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将笔者针对此类患者实施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6.2±3.9)岁,脑卒中类型:缺血型24例,出血型36例,偏瘫侧:左侧32例,右侧28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4~64岁,平均年龄(56.5±3.8)岁,脑卒中类型:缺血型22例,出血型38例,偏瘫侧:左侧33例,右侧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偏瘫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治疗,如控制颅内压,降血压、控制血糖,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血脂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5]

①基本痊愈:肢体行动自如,功能恢复至正常,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偏瘫肢体功能有所恢复,病残程度为1~2级。③无变化:偏瘫肢体功能无变化。④恶化:出现其它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干预

2.1 对照组

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知道患者及家属正确合理的用药,摄入合理的饮食,保持营养的均衡丰富,避免摄入加重病情的食物,如烟酒、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适当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严格、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告知患者家属给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等措施。

2.2 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 心理康复

患者在发病后,由于病情严重,身体多部位出现功能障碍,故而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如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3],故而护士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其心理方面的康复,应主动、积极、热情的和患者交流,解释其疑问和顾虑,减轻、消除其心理压力,同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态平和,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

2.2.2 运动训练

护士首先应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为其活动下肢各个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再活动小关节,包括屈伸活动、旋收活动等,注重肌肉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肌肉张力,减少痉挛;待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后,应鼓励患者自行自进行肌肉和关节的训练、活动。

2.2.3 日常生活训练

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其生活能力的不同,护士应积极要求家属进行配合,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做一定的自我护理工作,如穿脱衣服、进食、洗漱等[4]。同时注意为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的训练,均有利于促进患者偏瘫及脑卒中病情的恢复。

3 结 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27例,无变化10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8例,无变化16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综上可见,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的基础上,在早期即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型偏瘫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