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分析

2018-01-13

关键词:造影剂冠脉血栓

姜 晖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因而引发血管阻塞和狭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等心脏病。临床将改变分为心肌梗死型、心绞痛型、隐匿型、猝死型、心力衰竭型等。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采取常规介入方式,且取得不错的效果。然而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而言,其身体各项机能和生理机制正逐渐衰退,在实施介入治疗时不可避免会存在风险。对此,本文则选取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后分析其并发症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8岁左右。病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28例稳定性心绞痛。研究患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部分患者伴随着三支病变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手术床上取仰卧位,之后医生在患者脐部以下和大腿上1/3实施消毒处理和局部麻醉,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作为穿刺点。成功穿刺后置入6F动脉鞘,再将引导管放入鞘内,沿着动脉反方向走到冠脉开口区域后实施冠脉造影,充分明确血管病变部位和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68例患者中出现1例急性闭塞,1例冠状动脉夹层,3例冠状动脉痉挛,1例室颤,2例无复流,2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14.70%。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的血管阻塞或狭窄,因而造成心肌缺氧和坏死。然而冠心病范围可能更广泛,可能还涵盖栓塞、炎症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68例患者中出现1例急性闭塞,1例冠状动脉夹层,3例冠状动脉痉挛,1例室颤,2例无复流,2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14.70%。其中冠状动脉痉挛多因对球囊进行扩张和引导导丝所致,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便能缓解症状。一般在介入手术治疗中会选取局部麻醉方式,患者因意识清晰而会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对此医护人员可在穿刺中巧用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在不影响穿刺效果的基础上多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减轻患者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心室颤动是冠脉诊疗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冠状动脉再通时的再灌注引起的。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且提前准备临时起搏器和除颤仪,便于紧急时刻应用。通常引发再灌注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过深的导管插入,对圆锥支血供造成阻塞,或注入过多的造影剂,以致于造影剂在患者体内停留过长时间。患者没有彻底排出造影剂,残留的造影剂就长期滞留在患者冠状动脉当中。如果患者在术中出现心室纤颤则需立即将导管撤出,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除颤仪治疗,如果造影剂排出缓慢可引导患者用力咳嗽,从而促使造影剂从体内排出。闭塞是冠脉介入治疗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类型之一,通常会发生在手术当中。引发冠脉闭塞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形成血栓栓塞和夹层或痉挛,患者多表现为胸痛。针对此情况可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之后再植入支架帮助血流恢复正常供应,如果因栓塞和血栓引发闭塞则需要运用球囊扩张血管,最后再给予冠脉内溶栓治疗。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时不可避免会因各种客观或非客观因素出现并发症,严重还导致死亡。因而需要临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持续监测患者常规治疗,更要提前准备临时起搏器和除颤器以及抢救药品等,完善介入手术操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造影剂冠脉血栓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