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2018-01-12王华夏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王华夏

【摘 要】本文从基于企业文化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当前企业中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着未构建科学合理的招聘体系、培训内容对企业文化重视度较低、绩效考核与激励对企业文化促进弱等诸多问题,进而从培育团队型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氛围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理念三个角度提出构建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nterprise 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constru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nterprise culture.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building

1 构建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较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大的优势。传统型人力资源管理更倾向于事务性的工作,在组织中更多的时候处于从属或辅助的地位。这种模式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作用无法有效发挥。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均将战略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成为战略的制定者。基于企业文化来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使得企业文化在表达和提升的过程中更便捷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达成。

其次,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辅相成。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对人的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提升企业留人的效果,此外,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也会使得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企业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从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人的引导效果更持久。管理一般借由经济手段、制度手段和情感手段来改变人的行为,使之更契合企业发展战略。在三种手段中,情感手段的特点是见效缓慢,但影响持久。由此,将企业文化与管理紧密结合,将会使得管理效果持续性的提升。

2 存在的问题

2.1 未构建科学合理的招聘体系

目前企业的招聘过程中,仍存在随意性较大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小或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的企业中。招聘的体系尚未建立,招聘工作缺乏导向,经常出现被动招聘和应急招聘的现象。企业中经常出现新生产线上马上投产,但员工尚未到位,迫使人力资源部在极短的时间里招聘大量的人员上岗;或是招聘缺乏系统规划,人员录用与否全凭面试官个人好恶。这样的做法虽然解决了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但却为后续人力资源管理买下了隐患:员工离职率上升,员工满意度下降,组织上下级协调困难等。

2.2 培训内容对企业文化重視度较低

一般意义的培训会将重点放在专业技术的培训上。如在技术更新或产品工艺变化的时候,企业会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培训的意义远不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能够对员工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而一些意识到思想文化培训工作重要性的企业也往往出现“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造成了培训的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

2.3 绩效考核与激励对企业文化促进弱

企业的绩效与薪酬激励等措施多基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常使用简单的物质激励手段来达到短期提升效率的方法,对于企业文化的熏陶往往被忽视。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工作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绩效与薪酬恰恰是企业员工最为关心的内容,如果企业能够把握住激励措施对于员工的作用,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将大幅度提升。

3 构建基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3.1 打造团队型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首先,树立共同的目标。团队目标的建立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树立了企业中人员与部门共同的目标之后才能够建立和培养企业文化,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是构建基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大前提。

其次,强化有效领导机制。组织领导人的领导特质和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具备高凝聚力和影响力,能够积极倾听和有效决策的领导者更易形成高效的团队。

最后,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形式团队活动的方式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基本可以当成共识,组织团队活动是促进团队和谐的有效手段。团队活动的形式较为多样,但在组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的现实状况。近年来较为受到推崇的素质拓展活动可以提升组织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归属感。

3.2 营造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氛围

在组织内部建立通常便捷的信息流转渠道,使企业员工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取和交流信息,进而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再具体实施构成中,可以从畅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和营造自下而上的沟通环境两个角度入手,让信息在企业中顺利流转。

建立积极的员工参与机制,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对企业发展提出建议。积极的员工参与机制可以增强企业活动,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下转至第65页)(上接第63页)

特别是对于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难题——如何开发和提升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员工参与机制的有效建立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在建立的过程中要重内容轻形式,对于员工的发声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思考,而不是流于形式的钉一个意见箱了事。特别是对于员工素质较高的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会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endprint

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进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实质就是二者的不断适应与超越。应在学习型组织氛围可以从树立学习理念、营造学习氛围和健全学习机制三个角度入手。首先,树立和倡导正确的学习理念和价值取向,让员工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适应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主动为员工搭建学习的平台,安排交流与分享的学习场所、提供员工学习的机会及学习工具。重视员工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员工不断持续终生学习。最后,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的交流網络,并力争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交流分享机会,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曾强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文化渗透度。此外,还应对学习效果建立检验机制。可以通过员工绩效的改变等角度来检验职工学习的效果,在提升职工绩效的同时也构建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3.3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理念

招聘与录用工作中植入企业文化理念。首先制定详细的招聘计划,在人员的选拔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建立统一的选拔和衡量人才的标准。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符合企业文化或认同企业文化的人才。招募阶段可以使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企业文化。面试的环节向面试者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力争使得招聘人员与企业价值观契合。这不仅使得企业的人员逐步趋于与企业文化相适应,更能够因为员工与企业文化的配合度高而大大降低员工离职率。

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中应明确培训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构建合适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培训组织系统。转变培训就是培训技术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文化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新入职员工,要对其进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迅速对企业文化的核心有所认知和认同。在具体培训实施过程中,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过程把控,到最后的培训效果分析全程以企业文化为指导。此外,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培训还应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考虑进来,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培训紧密结合,进而促进员工对于企业的组织承诺。

参考文献:

[1] 李静. 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2] 邓兰.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5(05).

[3] 李伟聪. 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