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青少年广播操创编研究

2018-01-11覃宇德房佳婕樊坤

武术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广播体操创编

覃宇德+房佳婕+樊坤

摘 要:创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沙狮子”为文化与技术载体的儿童青少年广播操,以黄沙狮子技术动作为基础,以操化的形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等素质进行锻炼,来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黄沙狮子广播操的创编与实施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结论:黄沙狮子广播操的创编符合科学性、简单性、文化性的原则,能够体现黄沙狮舞之精髓,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和老师较高的评价,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柔韧性、腿部力量、平衡与协调能力,验证了黄沙狮舞进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黄沙狮子 广播体操 创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2—0113—03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扩充了人类文化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各民族和国家跳出原有文化视野,确立了一个更开阔的认识世界的文化视角。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与发展中蕴含了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文化意识,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多元文化一体化的强势冲击,我国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急剧变化,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也正遭受着巨大冲击。浙江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同时,其传统生活方式逐渐灭迹,因而根植于传统生活文化土壤的体育非物质文化其生命岌岌可危。根据国家近几十年来对儿童青少年身心素质的监控显示其结果已趋于严重之势,浙江儿童青少年身心素质在全国排名靠后。广播操,是指全体学生在广播的指挥和音乐伴奏下,按一定节拍做徒手体操的一种形式。能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增加了氧气和养料的需求,加快了呼吸、脉搏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功能。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国家和民族创造美好未来。根据国家近几十年来对儿童青少年身心素质的检测显示,其结果不容乐观,青少年的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症、近视率等呈上升趋势;心理抗挫折能力、逆商指数等下滑。选择何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改善这一现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即为参与运动给机体带来的负荷刺激,安排适合儿童青少年身心特征的运动能有效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凝聚了族群集体记忆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提供有效的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而且其深厚的文化蕴涵也能有效发展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促进族群文化认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文化话语权、维持世界文明独立地位和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将发展儿童青少年身心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統文化为出发点,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依托浙江人文、地域特色,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复新的背景下,将具有典型文化和技术特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结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百姓大众生活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广播操,创编以“黄沙狮子”为文化与技术载体的儿童青少年广播操,以黄沙狮子技术动作为基础,以操化的形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等素质进行锻炼,来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对其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有借鉴功效。

1 黄沙狮子概述

黄沙狮子相传其祖师爷为北宋年间临海黄沙洋杨岙村武师杨显枪,结合自身高超的武艺于舞狮表演中,创造了黄沙狮子“武舞融合”的特点,同时将传统的地面舞狮进行改良加工,利用民间百姓常用的八仙桌作为舞狮的表演道具,将八仙桌以宝塔状逐层堆叠,表演者徒手和持舞狮器械在八仙桌塔上进行表演,增加表演难度与高度,大大增添了表演的观赏性。2004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2008、2017年三次在中央电视台进行详细介绍。

黄沙狮子有完整的表演套路,整套表演时长约为1个半小时。套路包括:(1)预热(扫场),舞狮队到达表演目的地后,开始进行武术表演(舞钢叉、拳法、棍术),吸引观众驻足欣赏;(2)平地表演,分上半坦(引狮员手持绳球进行表演并戏耍狮子)和下半坦(引狮员与狮子在平地嬉戏);(3)塔台表演,分下盘(舞狮艺人的徒手技艺动作,包括叠罗汉、骑人长、跳桌等)和上盘(桌上徒手技艺)。

黄沙狮子从诞生到成熟整个过程中依附于该地域的民俗文化,如祭神拜祖、节日喜庆、跳郎、送子、红白喜事、庆寿祝福等都深深烙印上地方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团队协作能力与传统武术礼仪的培育。

2 黄沙狮子广播操创编

2.1 黄沙狮子广播操创编思路

黄沙狮子表演为“武舞一体”,所以广播操的创编必须要吸收狮舞的精髓,体现舞狮与武术的融合;考虑舞狮套路的完整性,广播操动作需完整的展现狮子出洞—游玩—归洞的故事情景;注重传统武术与舞狮礼仪的融入。考虑广播操的科学性、普适性、健身性、针对性、愉悦性的特征;设计的动作必须简单大方、易学、好看、好教,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活动部位覆盖全身,有针对性的刺激不同的肌群,活动重要关节,动静结合的原则。动作定型经过:试做—分析调整—试做+访谈—分析调整—定型。本套广播操包括9节动作,前8节每节4个八拍,最后一节 “整理运动”为2个八拍,全套共272拍,用时4分30秒,动作速度为0.993(拍/秒)。

2.2 黄沙狮子广播操动作分析

起式(抱拳礼)

动作说明:1.并歩直立:并歩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2.抱拳礼:两臂斜前45°上举,左掌掌心贴右拳拳面于胸前环抱,左掌掌指朝上,右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3.并歩直立:两臂回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一节 瑞狮出洞(颈部运动)

动作寓意:狮子刚刚睡醒,首先坐地活动颈部;然后狮子清醒,起身站立,晃动头部,并左右观望周围环境。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左脚向左开步,两脚稍宽于肩,双手叉腰,头左转90°;2.头还原正前;3.头后仰;4.收左脚为立正姿势;5-8.动作相同,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1、左脚向左开步,双脚马步姿势,双手叉腰;2-4.头逆时针绕环;5-7.头顺时针绕环;8.还原立正姿势。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二节 礼拜宾朋(伸展运动)

动作寓意:舞狮运动十分讲究礼节,由拜见观众的礼仪动作改编而成,这是舞狮表演的必备动作;同时可增强青少年对舞狮传统礼仪的培育。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第1-4:1.出左脚,左手侧平举,右手平曲;2.收右脚,右手平举,左手平曲;3.双手斜上举;4.还原立正姿势;5-8.出右脚,动作相同,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1.左脚正前方上步,左手侧平举,右手胸前平曲;2.右脚跟上并步,右手侧平举,左手胸前平曲;3.双手斜上举;4.还原立正姿势;5.右脚正后方退步,右手侧平举,左手胸前平曲;6.收左脚并歩,左手侧平举,右手胸前平曲;7.双手斜上举;8.还原立正姿势。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三节 瞭望寻路(开合运动)

动作寓意:狮子出洞游玩前需要观察出游路径,四处观望,寻找最佳游玩道路;融入了武术的马步、插步、并步。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双脚跳步成马步,双手握拳于腰间;2.右脚向左脚后方插歩成左插歩,双手上举;3.右脚收回成马步,双手握拳于腰间;4.左脚向右脚后方插歩成右插歩,双手上举;5.左脚收回成马步,双手握拳于腰间;6.跳步成并歩,双手前推;7.双脚跳步成马步,双手握拳于腰间;8.还原立正姿势。第二.三.四八拍动作相同第一个八拍。

第四节 瑞狮蹬山(踢腿运动)

动作寓意:狮子出门游玩戏耍,原地挥舞前爪和蹬后腿,还顽皮的跳起旋转挥爪蹬腿;同时结合黄沙狮子“武舞一体”的特点,融入了弓步、推掌、前抓、勾手和单腿支撑旋转360°。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2.左脚向左前上方45°上步成左弓步,双手前推掌;3-4.右脚向上正踢,双手为勾直臂向腰后方挥臂;5-6.右脚后撤成左弓步,双手前推;7-8拍:还原立正姿势。第二个八拍:1-2.双手上举,提右脚尖扣于左脚膝弯,逆时针旋转360度;3.右脚后蹬双手前推爪;4.还原立正姿势;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五节 瑞狮戏球(体转运动)

动作寓意:借鉴黄沙狮舞中的经典动作“绞子”,引狮员用绳球在狮子身后戏耍狮子,狮子狮子回身咬球;同时融合了武术的虚步、弓步、推掌动作。

動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出左脚成左虚步,双手推掌;2-3.上体左转,手臂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划圆,回到虚步推掌姿势;4.还原立正姿势;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1.出左脚成左弓步,双手推掌;2.上体左转90°;3.转回为弓步推掌;4.还原立正姿势;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六节 狮舞四角(体侧运动)

动作寓意:选取舞狮套路中的“狮子舞四角”的动作,狮子四角跑动改为原地高抬腿,狮子原地嬉戏绳球的动作为侧压;融入了武术金鸡独立和侧压腿的动作。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4.原地高抬腿;5.屈膝下蹲,双手叉腰;6.左脚左侧迈出,脚后跟着地,脚尖朝上,右脚屈膝,同时右手体侧上举;7.左侧压;8.还原立正姿势。第二个八拍:1.提左膝,左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脚脚尖蹦直,双手收于腰间;2.出左脚侧点地。双手侧平举,双手握拳;3.左侧压;4.还原立正姿势;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七节 狮子吞人(腹背运动)

动作寓意:参考黄沙狮舞在高台上表演的“狮子吞人”动作,该动作为黄沙狮舞中较为独有的动作,表现出狮子吞人过程中的咬、吞过程。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左脚侧跨出成马步,握拳于腰间;2.双脚不动,双腿直立,弯腰摸膝盖;3.双脚不动,双腿直立,弯腰摸脚尖;4.还原立正;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1.左脚侧跨成马步,双手推掌;2.双脚不动,双腿直立,双手摸左脚;3.双脚不动,双腿直立,双手摸右脚;4.还原立正姿势;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八节 引狮下桌(跳跃运动)

动作寓意:狮子从八仙桌搭成的高台下桌的动作,表现出狮子原地跳起和旋转跳下桌子的顽皮姿态,同时展现出狮子敏捷身手。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跳开成马步,双手侧推掌;2.还原立正姿势;3.同1;4.同2;5.下蹲抱膝;6.纵跳双手上举;7.半蹲;8.还原立正姿势。第二个八拍:1.跳开成马步,双手侧推掌;2.还原立正姿势;3.同1;4.同2;5-6.下蹲逆向原地跳转180度,双手提起曲臂与胸前;7-8.同5-6。第三个八拍同一,第四个八拍同二。

第九节 瑞狮归山(整理运动)

动作寓意:狮子游山玩水回归山洞,做出柔和舒缓的动作缓解玩耍的疲劳;结合传统武术的呼吸吐纳法。

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2.出左脚与肩同宽,前推爪;3-4.收于腰间,双手掌重叠按于丹田;5-8.双手体侧划圆,双手重叠按于丹田,收左脚。第二个八拍:同1,方向相反。

收势:抱拳礼

动作同起势。

3 结语

黄沙狮子广播操的创编符合科学性、简单性、文化性的原则,能够体现黄沙狮舞之精髓,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和老师较高的评价,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柔韧性、腿部力量、平衡与协调能力,验证了黄沙狮舞进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參考文献:

[1]王 健.中国成年人广播体操发展走向及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3):39-42.

[2]沈建中,郑瑛中等.临海黄沙狮子[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Youth Sports Broadcasting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ellow sand lion"

Qin Yude 1 Fang Jiajie 2 Fan Kun 1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317000,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317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ellow lion" for broadcasting culture and technology carrier children to exercise, yellow lion technology movement as a foundation, to exercise in the form of childrens strength, balance, coordination, flexibility,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to carry on the theory and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yellow sand lion broadcast exercise cre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Conclusion: the yellow lion guangbocao created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simple and culture, can embody the essence of the s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higher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flexibility, leg strength,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sand into the campus.

Keywords:yellow sand lion broadcast gymnastics creation

猜你喜欢

广播体操创编
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及其发展走向研究
广播体操:全民健身的时代记忆
做了这么多年广播体操,真的有用吗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LIGHTS OUT! RADIO EXERCISE!
主题管理给广播体操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