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工艺类课程工学结合的改革与实践

2018-01-10彭德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400039

化工管理 2017年35期
关键词:工学石油化工化工

彭德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 400039)

1 项目实施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1]

化工工艺类课程是高职高专类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化工相关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工艺》、《有机化工工艺》、《无机化工工艺》等。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训,且各院校受实训设备和场所的限制,导致工艺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当前化工工艺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后等。

针对上述问题,以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突破口,对其专业核心课程《石油化工工艺》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到企业实践为契机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并采用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对比以往的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进步。

以此为契机,前期组织在未进行课改的班级学生中进行了《石油化工工艺课程调查表》的调研工作。结果如下:

图112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柱状图

表112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百分比表

在重庆几个典型石油化工生产产品企业进行了课程调研,走访了重庆长寿捷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卡贝乐有限公司、重庆扬子乙酰有限公司、四川维尼纶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石化企业进行访谈式调研。针对各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发现,企业更重视安全知识、工艺参数和仿真中控能力这样一些操作性的知识,而对工艺计算等内容要求不高。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偏重于计算及简单记忆工艺过程,而对仿真等实践性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安全生产更是一笔带过。

而从对未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班级学生的自我评价柱状图可以看出:学生对应掌握的各项能力均不高,特别是管理服从意识、事故处理能力都亟需提高。我们计划依据知识能力的重要性排序,对知识点的重组和整合有所侧重,例如,弱化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增强安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在职业技能方面,企业对操作能力、安全环保、节能环保、对生产工段工艺流程的理解和把握、团队合作均有较高要求,但通过在校学习,新入职的高职学生仅1/3能达到企业非常满意的程度。说明在课程教学标准上应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相关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2 研究内容及结果

由根据企业和学生的调研结果,主要明确了:

石油化工工艺教材的选用,选用高职高专教材王焕梅主编的《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该教材是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由原料→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中间化工产品的生产→终端化工产品的生产),整个教学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选取教材和课程内容时兼顾学生情况,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注重学生反馈。

根据教学内容的选取修订了《石油化工工艺》的课程标准,制定了新的教学进度计划。结合学院现有的实训条件,选取了契合度高的“甲醇仿真工艺”设计了实训内容。

教学的老师依据选取教材建立课程电子题库,用于期末无纸化测试考核,摒弃以往的纯理论考核,融合实训内容和理论内容,并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推广运用。

知识模块主要采取讲授和讨论的方法。在每一种典型产品工艺的授课上,着重对产品的物化性质、特点、用途、原料来源、安全环保、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工艺相关设备进行讲解和讨论。对照修改后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中的要求,对工艺流程图的识读、绘制有着较高的要求。每个部分的流程图的识读和绘制都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实践教学模块,安排该班学生有为期1个月的企业实践学习,以此企业实践为契机,提前安排并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典型化工产品的资料的收集(包括产品性质、用途、产能、原理来源、反应原理、工艺流程、相关安全注意、反应设备特点等),制作完成汇报作为一次汇报成绩。再结合专业现有的仿真教学软件(甲醇合成工艺仿真、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丙烯酸甲酯工艺仿真),在对应的课程安排上会相应结合仿真软件进行典型工艺的开停车教学,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在结束课程教学后,期末考核也是有所创新,采用机考+仿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无纸化的上机考核。

结束授课后,我们对两届学生进行了课程满意度调查,对之前的13个知识点进行了评测,结果如下:

图2 13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柱状图

图3 14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柱状图

根据石油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石化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具备化工工艺流程图的识图能力,石油化工工艺过程运行控制能力、安全设施使用能力、环保设施使用能力、生产异常及事故诊断与排除能力等,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都加以引导和强调。以上图2和图3两届学生在授课后满意度的反馈数据分析。可见通过课程改革后,石油化工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意义

《石油化工工艺》课程作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以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那么高职化工工艺类课程如《有机化工工艺》和《无机化工工艺》等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也可以以此为例,进行推广。

[1]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猜你喜欢

工学石油化工化工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石油化工建设》第41卷总目次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