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红光:表情的背后

2018-01-09

中国摄影 2018年12期
关键词:摄者政治家高光

政治家是我这些年主要的拍摄题材之一。政治家多数时间和场合都沐浴在高光时刻,与文体明星不同的是,他们的高光时刻总是充满着“高大上”,且具有某种独特的神秘色彩,让人望而不及。为政治家拍照,是一项挑战满满的工作。

出于安全等诸多因素,能为政治家拍照的摄影师总是少数。作为能为少数群体拍照的少数摄影师,他们能够顺利出入戒备森严的政治场所,基本靠“刷脸”。如果在这些场合能做到让你的拍摄对象及其他有关人等注意不到你的存在,或者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那说明你已然是一名时政摄影的老炮儿了。

拍摄现场瞬息万变,我们不仅要将镜头紧紧跟随被摄者,还要时刻留意现场的其他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往往是本真的意念。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到一些更微妙的神情,更有趣的瞬间,关注甚至捕捉到这些瞬间,可以说你就为自己开启了一扇通往被摄者内心世界的窗口。表情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形式,被摄对象的表情一直是我着力捕捉的。那么,如何去捕捉情感呢?我认为这需要敏于观察和勤于思考,带着思考去观察。观察的背后就是思考。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虽然拍摄的瞬间多有偶然,但这偶然中也孕育着必然的因素。这种思考和预判能力的来源则是平时的积累和精心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拍摄前需要了解拍摄场地情况,出席或者参与的相关人员名单,一定会了解被摄者的个人信息:他们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习惯动作等。了解得越多越容易选择新闻点和看点,也就越容易在现场抓住那些精彩的瞬间,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可读性强的照片。

評委评语:

三十余载的摄影记者生涯,兰红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众多特殊历史节点上的精彩瞬间。他擅长运用摄影语言,刻画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性格。无论是政坛风云中的各国要人,还是体育竞技场上的运动健儿,无不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内涵丰满,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采。这些珍贵的影像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公共记忆符号。

兰红光

196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高级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3年,参与第十四至十九届党代会,第七至十三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以及三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等报道,多次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猜你喜欢

摄者政治家高光
见证彼此高光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想做联名爆款?超级飞侠、熊出没、奥特曼等“高光”IP等你来聊
“融入”的拍摄
真垃圾
释放出来自HDR的高光力量 Optoma奥图码UHZ880
浅议人像摄影技巧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基于Moldflow 的高光无痕电视前壳注射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