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让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18-01-09

农村百事通 2017年23期
关键词:耕地意见机制

编者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意见》的相关重要内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问:为什么要出台以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意见》?

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2017年中央深化改革议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意见》的印发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统一思想认识、搞好顶层设计、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意见》的出台表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央的明确要求、社会的殷切期盼、农业自身的内在需要,经济社会条件都已具备、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体制机制层面作出一系列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性安排,将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问:《意见》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

答:《意见》既作出了总体安排、系统部署,又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描绘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意见》亮点主要有:(1)首次全面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2)首次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四方面任务——在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上,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在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等。(3)首次系统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的防控机制、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等。(4)首次大力倡导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全民行动——在生产领域,推行投入品绿色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工流通绿色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低碳循环等绿色生活方式。

问: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广,如何促进和保障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推进?

答:当前,最关键、最迫切的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法制与科技等多方面政策组合拳作用。加快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着眼于全面摸清和动态掌握农业资源家底,加快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以及耕地、草原、渔业水域、生物资源等监测体系,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

《意见》立足构建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补贴制度体系,提出要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渔业补贴政策,完善耕地、草原、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产品。这是今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完善的方向和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1)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在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等领域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制定修订一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监管和认证过程管控。(2)建立健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着眼于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要以耕地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等为重点,加快制定修订体现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

问:强调绿色发展会不会影响农产品产量?需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答:《意见》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具体包括:(1)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近年来,一些地方简单采取减少种植(面积)、关闭(小、散户)养殖的做法,就失去了发展的本意。为此,《意见》提出要將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2)在处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粮食安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底线。降低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都要统筹考虑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意见》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实现保供给与保生态的协调统一。(3)在处理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上,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基本任务,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变绿色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本刊记者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耕地意见机制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评“小创”,送好礼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评“小创”,送好礼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皮革机制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