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2018-01-09沈慧梁玉柱

科技视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沈慧 梁玉柱

【摘 要】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广泛使用的书面语言,虽然在字形、语法、书写形式等方面与现行汉语有所差别,但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溯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职教育中开设初级文言文课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升国民自豪感,增进文化储备,同时也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课外活动;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在中职教育中,文言文是一个艰难的课程,在网络高度发达,获取知识日益简单的时代,古汉语的晦涩难懂加上中职学生文学基础偏低的事实,让很对学校对这一领域望而却步。一直以来,中职学生的文言文水平都备受质疑,以至于许多学校直接在校本教材中选择短小的诗歌、甚至民国时期白话文来代替古汉语教学,其实一个人的古汉语能力取决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和个人语法能力。由于古汉语在字形、语法、书写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很多学生对这些佶屈聱牙的古代汉语束手无策。实际上,只要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

1 文言文的时代背景介绍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将教学宽度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的自由度进一步提升。在讲解文言文的同时,要了解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了解和体会作品本身。就《鸿门宴》(节选自《史记》)这一篇文章来说:

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解秦末的历史背景,交代清楚文章外项羽和刘邦的发展历史并建立对比关系,为接下来介绍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打下基础。

其次,需要解读项羽、亚父、刘邦、樊哙等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史记》中虽然用字不多,却将人物关系罗列的非常清楚,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背景故事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必须对文章之外的故事一一解读,比如项羽与亚父的关系、樊哙与刘邦的关系等,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

再次,需要向学生剖析文中对话的深层含义,比如宴席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座次;亚父在席间三次向项羽展示玉珏;项羽赏赐樊哙食物却不给餐具、席位等等,中国古代语言和意图通常都非常内敛,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这些举动可能对他们来说莫名其妙,完全摸不清头脑,所以这些都授课需要向学生进行一一详解,加深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体会。

最后,对司马迁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进行讲解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对文章授课内容展开的同时,相应的,应该放松学生对语法、中心思想等问题的要求,重点放在学生可以读懂文章并加深对文章的思想体会。

2 文言文题材的选择

在文学素养偏低的中职学校开展文言文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为了能够让课堂教学不乏味、学生不厌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选择文言文题材,让学生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又可以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1)年代选择。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文言文题材时应该注意難易程度,对中职学生来说,明清的文言文相对比较好接受,首先是通假字、异体字相对较少,在语法上、字义上也和现代更加贴近,甚至文章中人物习俗也与现代符合,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方便的理解和接受。

(2)类别选择。小说、传记、诗词、游记、话本都是文言文的存在形式,如何选择要看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了解,这需要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充分对学生进行调研才能合理安排文言文题材,让课程内容更受欢迎。

(3)话题选择。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教学引领,让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在获得相应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参与文章的话题研讨,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来达到教学引导的目的,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文言文的特殊规则介绍

在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当中,由于中职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不高,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常常遇到苦难,所以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1)避讳:君王、父母、师长的名字在古代是不能提及的。所以经常用其他的字或词来代替,在授课过程中要细致查找,找出后向学生说明。

(2)通假字:一些文章中经常出现通假字,一些语文教师或许是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或许是完全图省事将这些字理解为错别字,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既然是中职语文,教师就应该从基础重新讲起。如《武王伐纣》(节选《孟子》)“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两通辆,两字读音相同,在古代意义相通。

(3)专有代词:江、河、陇在文言文中通常指代长江、黄河、陇山(六盘山)这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大量使用,而且教师也将其作为常识,通常也不会有单独解释,在中职文言文教学当中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4)古今异义。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会自然而然的遇到一些学生们不能理解却十分熟悉的字,比如白鹿原的“原”,对于陕西之外的学生来说,原字更多的表示从前,通常不会理解为平原。在比如在《桃花源记》中出现的绝境,学生通常理解为失败、没有出路,但在文言文中通常表示为与世隔绝的地方。正因如此,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会出现偏差。所以,在展开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逐渐向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文字古义、原义知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都是因为学生的语文基础不牢造成的,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的认同意识是现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即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语感积累,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领会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学习一些文言知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只是文言文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文言文教学,更要弘扬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立人”教育,奠定精神的底子。新教材开始加强对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关注。新课程标准指出“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这些无疑应该成为一种导向,引导教师注重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常被忽略的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说, 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是母语教学的一种,而绝不是“第二外语”。

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