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漫画单行本为何也不行了?

2018-01-09董晓常

第一财经 2018年1期
关键词:单行本年轻一代出版业

董晓常

对于很多漫画迷来说,日本漫画都是不可动摇的神话,但动摇的时刻已经来了。

近日,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根据2017年1月至11月的出版物销售业绩(电子出版物除外)对全年销售金额做了预测,结果显示,一直以来支撑日本国内出版界的纸质漫画单行本销量与2016年相比减少了约12%,下跌幅度前所未有。

和全球其他市场一样,日本出版业的萎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在1996年达到了历史顶峰之后,日本出版业迎来了长达21年的衰退期。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预计,2017年书籍和杂志合计的纸质出版物销售金额约为1.37万亿日元(约合790亿元人民币),约为1996年市场规模的一半。

日本的杂志销量一直是高过书籍的,而杂志中利润最高的类型是漫画。伴随着出版业的整体萎靡,漫画单行本其实一直是支撑整个行业的存在。从1994年到2016年,漫画单行本虽然销售额也有下滑,但基本维持在2000亿日元(约合115.57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年度销售额,而传统的纸质漫画杂志的销售额从1994年的3000亿日元(约合173.36亿元人民币)萎缩到2016年的1000亿日元 (约合57.79亿元人民币)。所以这次漫画单行本销量突然大幅下跌对于日本出版业来说是极大的震动。

那么,一直坚挺的日本漫画单行本为什么会销量大跌呢?

老龄化 目标读者群的萎缩是最重要的因素,日本劳动年龄人口自1995年开始转入减少趋势。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11月22日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估算值显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数将仅为94.1万人,再创历史新低。2016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26.7%。出生率越来越低和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意味着漫画单行本的目标读者—年轻人—越来越少,购买力下滑是难以避免的情况。

年轻一代 不仅人数减少,年轻一代的日本人不看漫画杂志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日本文化厅实施的调查显示,“一个月里没读一本书”的年轻人比率从2002年的37.6%渐渐升高,2008年为46.1%,2013年則为47.5%。除了阅读习惯,智能手机和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也转移了年轻一代的兴趣—在漫画之外,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创作能力 与行业衰落相伴随的是创作能力的的衰减。诸如《妖精的尾巴》和《银魂》这样长年保持人气的漫画在2017年完结,却没有新的作品可以替代,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规模。不仅如此,整个行业也缺少必要的竞争。2017年销量排名前30的漫画单行本中,22本属于集英社,讲谈社拥有7本、小学馆拥有1本,而2015年排名前30的作品,除了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双叶社、白泉社、SE和秋天书店4家出版社也有贡献。

版权和渠道等诸多因素给日本漫画图书带来了超强的稳定性,但也正是这种超强的稳定性导致了如今日本漫画的萎缩。20多年的缓慢缩减,温水煮青蛙,整个行业和从业人员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斗志。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很多日本的其他行业,比如智能手机。非智能时代,日本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甚至推出了很多智能手机时代才有的服务,比如移动支付。但也正是由于日本手机市场的高度稳定性,导致日本智能手机品牌丧失了竞争力,连索尼这样的品牌如今都被边缘化了。不仅如此,这种稳定性也导致了日本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过低(50%)。

自1970年代起,在日本出版行业中,杂志销量高于书籍的情况就已经存在,但2016年这一现象出现了反转,2017年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不过这次漫画单行本的销量大跌也是一件好事。缓慢下跌反而不如一次性大幅下滑给行业带来的刺激和反省,从而引发更大的改革动力和行动。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在现实的商业经营中其实也需要这种残酷的震动才行。商业就是这样。

猜你喜欢

单行本年轻一代出版业
年轻一代集体登场改写这历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单行本出版
年轻人月均储蓄1624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少数民族文字单行本出版发行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激发年轻一代梦想 共创可持续的城市未来——科思创举行2017公众开放日活动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
论《小尔雅》与《孔丛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