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地方声音元素在音乐动画创作中的应用要素研究*
——以动画短片《昙华林》为例

2018-01-09王毅萍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华林电子音乐古琴

王毅萍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湖北地方声音元素在音乐动画创作中的应用要素研究*
——以动画短片《昙华林》为例

王毅萍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动画短片《昙华林》的创作上,音乐方面采用了现代电子音乐与编钟、湖北大鼓、古琴等等地方元素作为素材来进行创作,然后结合音乐将具有当代湖北特色的画作进行数字化再创作,使其为音乐服务的创作手法。本文从音乐动画的具体创作展开来谈,阐述了音乐动画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如何将湖北地方特色元素的声音进行整理、取舍、糅合以后来再创作,实用性强,希望对今后本方向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湖北;地方特色元素;音乐动画创作

音乐动画是动画的一种,它与普通的动画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创作动机不同,它是指特意为音乐配制的动画作品。一些非音乐动画片中也有音乐与歌曲,甚至一些艺术短片还以某特定乐曲或歌曲作背景而贯穿始终,但从制作动机和实际效果看,音乐在普通动画影片中只是对画面的陪衬和补充,与它在音乐动画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不一样的性质。国外对于音乐动画的创作实践从动画诞生至今,已经有丰富的历史,国内的音乐动画研究较多的借鉴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研究,自身对音乐动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创作作品多为为名曲配画式作品,如《中国民族音乐动画系列片》等,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音乐动画创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亟需丰富。

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对于事物的感知不同,音乐动画的创作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创作方法也有很多,我们既可以尊重音乐原有旋律、节奏、主题故事来创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来发挥想象,创作全新的作品。《昙华林》就是在观看湖北当代画家刘春冰先生的画作《云中行》之后而启发创作的,原画作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现代画作结合,充满想象力的将各种姿态的现代女子置身于抽象的空间之中,画面元素多样而混杂,涵义开放。在观看画作后,由于受画作中一些建筑的夸张变形处理的激发,进而产生了以历史老街昙华林为中心,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动画来讲述它与城市的变迁融合的故事。

在确定创作题材、故事内容、制作方法后,最终,作品《昙华林》以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走在古朴的街道上来开头,通过这个在昙华林长大女孩的视角来讲诉昙华林这一老街的历史变迁,以及在变迁中与现代城市不断融合的故事。创作时先根据画作感受进行主题故事和音乐创作,再结合故事和音乐内容进行的画面创作,整个作品没有对白,完全用音乐、音效、以及画面来叙事。

对于新的民族作品的创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元素“拿来”,而要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将“拿来”之物进行内容和形式上加工创造,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虽然《昙华林》是基于《云中行》之上创作的作品,但它跟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观画之后根据个体的视觉体验来发挥想象创作的全新的作品。在创作中无论是声音或者动画的创作,都需要再创造。由于短片主要采用声音叙事的方法,为了将昙华林与城市的变迁、交融演绎的更加到位,让地方元素们能更加合理的融于作品,在具体应用中使用了很多细致的手法。下面将对作品创作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在创作中如何将众多湖北地方特色元素的声音元素进行糅合、取舍之后,再进行再创作,希望对今后本方向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选择开放式的创作类型

短片在音乐创作方面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法,即采用传统音乐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手法。因为现代电子音乐不受传统作曲体系束缚,创作形式多样、素材多元化、反调性、节奏自由的特点,这种创作手法能更好的将湖北传统特色声音元素与现代声音元素进行融合,电子音乐的浪漫诡异,同时也与楚乐文化追求多元文化的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内涵十分相符,所以最终选定了电子音乐这一创作类型。

二、整理地方元素提纯使用

提到湖北地方特色元素的声音,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民歌、地方戏曲、楚乐等,之所以选取湖北大鼓、古琴、编钟这些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声音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点和很强的融合性,而且这些声音都能很好的融入电子音乐,这与创作意图非常贴合。古琴音色清越松透,给人细腻雅致的感觉;编钟音域宽泛,声音穿透力强,它是楚乐声音的一大代表。古琴和编钟的演奏都十分注重对基音和泛音的表现,这十分符合传统民乐创作上对音色上的运用特点,而电子音乐也是十分注重对泛音机理的呈现。湖北民歌虽然也具有民族特性,但与想营造如中国水墨质感的声音意境不太符合,所以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它的声音元素。最后,为了增加乐曲的动态范围,还加入了大鼓来补充乐曲的低频和节奏。因此确立了将湖北大鼓、编钟、古琴、大鼓等声音元素,融入现代电子音乐进行创作的方案。

三、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加工特色声音素材

在具体创作中,除了结合创作意图来进行创作,还可以借助整理材料时获取的大量具有特色声音的素材,将它们通过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加工,使之符合现代电子音乐特点的同时又为作品增加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声音。短片的声音主要运用了两种创作技法,一是将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旋律、音色、节奏等进行了提取压缩,然后根据具体创作需要,以再创作的形式来加入使用;二是直接采样特色声音素材的声音片段,然后利用各种软硬件技术来编辑加工,使之变化后再使用。例如,乐曲引子部分描绘的是古代昙华林,音乐创作上运用了传统音乐特有的音响清淡、层次简单的特点。乐曲以现代女孩的走路声和街道上嘈杂的叫卖声开头,引出无调性的古琴声,这里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用古琴独奏来交代年代,但这部分的古琴并不是直接使用的,而是将采样的古琴音色进行了时间拉伸、加大混响的处理方法,本来是演奏do长音的古琴,却是以do do do do的散板古琴声开头,让人感觉音乐随意空旷,好像来自远古的敲门声一样,之后的乐句展开又利用了古琴基音和泛音的振动,扩大音域变化来提高乐曲的整体动态效果,最后为了加强空间感,丰富音响体积,这里又加入了改变泛音色的编钟振动声,它类似弦乐的低沉Pad声音进行低频补充。然后通过古琴音色反相,增加冲击力,达到转场的目的。

四、运用湖北地方乐曲创作手法进行声音创作

将传统地方乐曲在创作中的一些特点,巧妙的运用在声音创作中可以让整首乐曲的民族特性更加鲜明。例如《昙华林》在声音设计上,就大量参照了楚乐的特点,图一是它的声音设计图。

图一 声音创作设计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音乐乐段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段式结构,总长4分03秒,分别为:引子部分,主题音乐出现,高潮,小高潮主题音乐升华再现,最后淡出结尾。音乐节奏运用了传统乐曲的“散—慢—中—快—中—散”的布局形式。在声音设计中多注重声音本身质感呈现,乐曲在高潮设计中充分吸收了古人在创作楚乐时欢乐而不过分的特点。楚乐注重金、石、丝、竹的对比变化来组合运用,因此在该作品创作中也有大量的对比手法运用。例如,乐曲的高潮部分主要表现的是街道与城市在变迁中融合的场景,这里参照了张小夫《不同空间的对话》的创作方法,只不过他以不同空间的对比形式展开音乐对话,而在《昙华林》中主要通过古琴、编钟以及一些采样变形的现代音色来进行古今对话,通过音响动态和相位进行创作,达到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强弱对比、动静对比的效果。

再例如,主题音乐部分(分秒),对湖北地方民歌特征的运用上。这个场景主要表现的是街道与城市的变迁,在音乐创作手法上大量运用了鄂东南地区民歌特点,旋律简单,且多重复再现,节奏变化自如,音乐速度慢起、加速、奔腾、回落。下面是主题音乐的旋律Mi Do Re Sol La Do La Do Re La La—与鄂东南地区民歌常出现的Sol La Do、La Do Re的音调十分相似,主题旋律的进行也有很多小六度和纯四度的跳进,这样的编写瞬间增加了民族特性。再结合常用的增益、变调等电子音乐加工技法来改变音色,但这里较引子部分的运用不同的是,它主要将各音色的噪音释放出来,以此来丰富声音元素。最后在音响效果上,通过对音符间距的拉大和增加延迟、混响来达到空远的效果。

此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高潮和小高潮之间的过渡位置,由于高潮刚结束,这里的处理手法借鉴了国画的写意留白方式将音乐做了淡出处理,主要想展现“大乐希声”的无声之美。在再现部分只在原有主题音乐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些多重音效合成的音色,并对它们进行了忽隐忽现的处理,作为铺底。然后通过大鼓的力度增强、节奏减慢的渐变处理来进行转场到最后的渐变结尾。

五、适当的糅入地方声音名片

在乐曲进入高潮处还采用了湖北大鼓的元素,它是流行于湖北地区的著名鼓书,在小鼓和湖北地方小曲的配合下,用黄冈、孝感等地的方言来演唱叙事,它是湖北声音元素中的一张重要名片。短片高潮的唱词为“敲敲打打百把年”,通过地道的湖北方言用来形容昙华林经历了百年的时间。而在小高潮的留白处,直接使用了一小句《离骚》中的旋律,旋律是,引用素材之后将这段旋律进行了剪切、合并,得到了多个声音切片的瞬间噪音元素,然后用大鼓的速度渐变来配合它达到增加音乐的对比度和张力的效果。

六、结语

音乐动画具有声画交融的和合美。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属性等不同,音乐动画的创作者们对于音乐和画面的理解不同,创作出的作品亦不同,对于传统地方元素的音乐动画创作,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创作都不能直接完整地照搬,都需要进行在创作,此外,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使音乐动画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如何整合动画艺术、音乐艺术、新媒体技术,这几种艺术截然不同的审美要求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对于本文总结的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均为实际创作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今后的湖北地方特色音乐动画的制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1]程兴旺.1990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发展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3.

[2]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0:62.

[3]孙金霞.楚乐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5.

[4]杨匡民,李幼平.荆楚歌乐舞.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5]王林.张小夫、刘健电子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传统手法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10.

[6]郭醒乙.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动画对经典音乐解读的差异性特征.美苑,2012,05.

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湖北传统戏曲文化在音乐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17Q073)

猜你喜欢

华林电子音乐古琴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如何提高电子音乐的艺术鉴赏价值
The Best Time to Visit Israel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华林幼儿园:徜徉STEM乐园,流经有意义的童年时光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