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记承天寺夜游》

2018-01-08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乐者人者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

【解释重点字词】

1.念无与为乐者 ( )

2.相与步于中庭 (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

4.盖竹柏影也 ( )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原文填空】

1.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 ,描绘了一个_________ 的美妙境界。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涼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 。

【文章理解】

1.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张怀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2.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3.“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4.本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闲人”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闲人”的含义是什么?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上:指唐太宗。②贾胡:胡商。③赇: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思考练习】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侍臣曰 ( )

(2)宜戮力相辅 (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乐者人者
SOUNDS OF THE VILLAGE
Sounds of the Village
名言积累
五步成仙
疗贫之铭
知止者富 知乐者常乐
“乐者”何以“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