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末年初话“拜年”

2018-01-05刘馨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历右手

刘馨慧

就像我们平常写作文,凡是写到时間过的快,一定会写“岁月如梭、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等,真的,一晃,2017年就快完了。岁末年初之余,我们怀念快要过去的一年,同时我们也翘首企盼新年的来到,新年有新希望,谁不期盼?

新年最让人激动的肯定是红包。“三大姑四大姨五大叔六大婶,拜年、拜年了,红包拿来”,你想想,这是多么直白、多么让人垂涎的事儿。但这里我要讲的不是“红包”,而是为什么我们有新年拜年的风俗礼仪。

这里说的新年是指我国农历新年。辛亥革命前我国只有农历,没有现在的阳历,也就是公历。我国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一直以农耕为主,所以我们实行并习惯于农历纪年。实际上我们说的农历,真正应该称为夏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历法”。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解放初期,我国还是农业大国,故通过报纸改名“农历”。中国是大国,不但人口多,地域广,而且中国人一向习惯于走四方,去异域,所以我们的农历也被世界人民所熟悉。

新年来到,打个招呼,“岁岁平安”,然后道声“年年有余”。为什么新年祝福“平安”呢?原因是过去人们处于蛮荒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是朦昧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为“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道平安吉祥。传说只是传说,但是新年互道祝福,我国早有这个习俗。

据历史考证,作为岁首年初的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大为兴盛。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洁祀祖祢,进酒降神毕,……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官府僚属也互相走访拜贺。《后汉书·吴良传》:(良)初为郡吏,岁旦与掾吏入贺(太守)门下。至南北朝时期,则“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到宋代,拜年不仅是民间普通百姓祝贺新年、交流思想、增强家族团结的一种形式,也是上层社会联络感情、扩大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据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民间亲友之间的拜年大多是出于真心实意,希望亲人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身体健康。上层社会拜年则更多是一种礼节性的交往,并且士大夫已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 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里所言的“名刺”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到了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其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清朝官员集体拜年活动的记录。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道:“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此外,清代的贺年片称为“拜帖”。拜帖奉送时,要放入一个精致的锦盒,以表示隆重。这个锦盒叫做“拜盒”。如果登门拜访,主人在前,仆人抱着拜盒在后。那拜盒上系有红缎,显得气派、庄重而又喜庆。

民国以后,开始有了印制的贺年片,其内容格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电报、电话、短信、微信拜年等方式各异,当然,最好玩的还是微信抢红包了。

拜年有很多讲究和忌讳,切不可闹出笑话。这里要说说春节拜年手势应该怎么做?拜年手势基本上都是按照“男左女右”,中国自古便有“男左女右”的区分,这与中国哲学的阴阳思想有关:男子刚烈,属阳于左,女子温柔和顺,守阴于右。因此,拜年手势有讲究,男女有别,千万不能错。男子拜年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没有攻击的意思;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如左右手弄反的话,那可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宇宙中贯通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温柔属于阴于右。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祥”。中国古代有以左为尊的说法,作揖时,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反之,右手抱左手则为“凶拜”,一般用于丧礼。两个大拇指要并齐,不能左手的压了右手,或右手的压了左手。拜年时手晃三下即可。

拜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信息网络化的当下,我们要做新人,有新的礼仪、新的方式来拜年;但是传统的、民族的、好的东西也应该继承传扬。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历右手
闰的故事
2020农历庚子年鼠年
左手和右手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日历
新年快乐2017农历丁酉年
左手右手一杯香飘飘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