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孤独》:在虚无的世界里实在地活着

2018-01-05魏天真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布恩迪亚阿尔卡马孔多

魏天真

《百年孤独》是一本奇特的书,经得起反复阅读;也只有反复阅读,才领略到它内容的博大精深,语言表达或故事讲述的充实匀称。初读之下,可能会感到书中的人物、事件太过繁杂热闹,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唯恐迷失在热气腾腾歧路莫辨的原始密林里。

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快活之书,这也有道理。但我以为,这本书透露的快活,与庄子的化蝶、逍遥游、击缶而歌、跟骷髅交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等,可以相提并论,与其说那是一种快活,不如说是在了悟世界的荒诞和存在的秘密之后的放诞与纵情。也可以套用小说中的话来说,这本书看起来很疯狂,其实是最理智而清醒的一本书。

从故事情节构架来看,这部小说整体上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更迭一样,循环、渐变地分为彼此关联的四个部分。春天,是作者笔下的世界马孔多的初创时期,天地不仁而任万物生长。第二部分是关于马孔多第二代生民的核心人物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残酷岁月及其故事,这时也是布恩迪亚家族绵延兴旺的年代。小说在描写家族繁盛和上校履历时,也采取了那种与自然生命相类的、彼此交织前后勾连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典型地显现在这个句式里:“多年以后,在临终的床榻上,奥雷利亚诺第二将会回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六月午后,他走进卧室去看自己的头生子。”小说的第三部分好比渐露肃杀之气的秋天,家族走向老迈而衰败。其间,已经变成现代化城市的马孔多发生了惨绝人寰却又波澜不惊的大屠杀,唯其波澜不惊,才使得世界的残酷、邪恶达到了恐怖的极致。第四部分写家族的凋零与马孔多世界的毁灭。而在马孔多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依然在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带着无数的凋零和毁灭。

也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首诗,这不仅因为其主人公之一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是一位诗人。事实上我们只知道他曾经不停地写诗,并没有看见他写的是什么,只知道他成长、恋爱,发动过32场战争,在这些过程或间歇中写诗,又在写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清醒、务实,最后走向诗的反面,成为一个专心致志制作小金鱼的工匠。这样说也不仅因为小说语言的铺张华丽、充满激情堪比诗的语言,更是由于小说有着诗的构造和声音,诗的气韵和节奏,正如壮丽而无情的大自然及其四季的更迭是一首伟大的诗一样。

曾经有很多中国作家、研究者注意到并且津津乐道下面这个句子,以表明他们研究过并且懂得这本书:“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但对如下情形大家似乎就不大感兴趣了:从开篇直到主人公真的面对行刑队的那一刻之前,这么一句话,更准确地说是这样一个句式,重复出现了多少次?在什么情形下重复的?为什么这样重复?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能注意到小说在结构上和思想上的诗性特征。

这个句子第一次出现时带出了“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还是马孔多世界的草创时期。冰块是流浪卖艺的吉普赛人带来的。在带冰块的吉普赛人来临之前,曾经有另一拨吉普赛人先后来过四次,依次带来磁铁,望远镜和放大镜,葡萄牙人的地图和航海仪,炼金实验室,每一次都给马孔多带来震荡和变化,激发一代人奋发图强以“享受科学的好处”。第二次用这个句子,事关另一个主人公,“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队,阿尔卡蒂奥将回想起梅尔基亚德斯为他朗读那一页页不可理解的文字时的颤抖”。第三次又回到前一位的故事,说新婚的奥雷利亚诺“脚穿带金属搭扣的漆皮靴,数年后他面对行刑队时穿的也是这一双”……至此我们发现这两个人在这同一种语调下的交替现身。第四次说“几年以后面对行刑队,阿尔卡迪奥最后想到的人也是她”(“她”是指蕾梅黛丝,布恩迪亚的妻子,阿尔卡迪奥的婶婶)。第五次又轮到奥雷利亚诺了,“他自己面对行刑队的时候,仍将无法理解一系列微妙而又无可抗拒的偶然事件是如何将他引向那个结论的”。第六次说:“几个月后,面对行刑队,阿尔卡迪奥将会回想起此时发生的一切:教室里迷离的脚步声,板凳的磕碰声,最后是黑暗中的躯体以及另一颗心脏的搏动引起的空气悸动”。所有这些句子,以相同的间隔匀称地散布在小说的前半部分,都是“将来时”的句式。与此呼应,小说后半部分则多次出现另外一种句式,带着“回溯”的视野和语调的“过去完成时”,如:“何塞·阿尔卡迪奥第二不属于这个家,也从未属于任何一个,这都要追溯到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带他去军营观看枪决的那个遥远的清晨”,“尽管没有未卜先知的才能,他仍觉得这消息不啻一个死亡宣告,自从那个遥远的清晨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观看行刑以来他等待已久”等等。

作者在这诗一般的回环往复中传达出的意念,首先是关于永生不死的:“死去多年以后,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对活人的怀念如此强烈,对友伴的需求如此迫切,对存在于死亡之中的另一种死亡的迫近又是如此惧怕,最终对他最大的冤家对头萌生出眷念。他找了很久……”另一个人物梅尔基亚德斯,离开马孔多后在新加坡死于热病,复活,又来到马孔多,又死,又复活……其次是关于理智与疯狂的相对性的:尼卡诺尔神父“越来越惊叹于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的睿智,便问他怎么会被绑在树上”。他的回答十分爽朗:“因为我疯了。”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何塞·阿尔卡迪奥也是如此,看起来疯狂,在老祖母眼中却是家族唯一清醒的人……再次是关于求知的。在马孔多的世界里,“求知”同样包括了众所周知的含义:追求真理、真相,探求知识、学习技术,以及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或对于自己的存在的解释。这样的追求成为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坚定的信念,哪怕明知到头来只剩虚无和毁灭,也要本能地、自觉地追求到生命最后一息。作者借此传达的信念是,在无意义中坚守,乃是人生的意义。

事实上,上面众多例句也表明,作者在一个描写当下情态句子里面,也常常是把往前遥望和往后回望穿插在一起的,正像他在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甚至整部书所做的一样。这种表达方式,构成了一个开放而封闭的、无头无尾而有始有终的世界。这就是马孔多的世界,也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作者则置身事外,编织出这个语言的网罗,把现实安置其中,以显出时空界限。更重要的是,当他把叙述的视线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不断变换时,故事中人的身处当下的孤独才显得那么突出、那么彻底。endprint

经典阅读的经验使我们相信,伟大的写作者都具有这样的品质:睿智和公正或慈悲。也许马尔克斯并不是一位慈悲的作者,但他通过揭示和纪录那些残酷的事实和世界的荒谬,也显示了睿智和公正。与他相比,慈悲的狄更斯未免太天真,公正的托尔斯泰也太理想化,因为,虽然他们也写出了世界的残忍和无耻,但他们对人、人性是怀有幻想和希望的。但是从《百年孤独》中,我们会感觉到马尔克斯心中怀有的似乎是对整个人类或人性的悲观。他用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孤独的,度过这孤独人生的最好方式也就是守住自己的孤独:孤独一生的阿玛兰妲那样地到了晚年,晚年的她又那样按照死神的建议给自己织寿衣,“在人们的印象中,她似乎白天织晚上拆,却不是为了借此击败孤独,恰恰相反,为的是持守孤独”。还有那位生下17个儿子、发动了32场战争的奥雷利亚诺上校,终于不写诗也不问世事,埋头打制小金鱼,完工一批之后把它们溶解,又从头再来。

虽然作者并不像其他伟大的作家那样,让我们在作品中感觉到那种显而易見的慈悲和善意,反而显得很“无情”,但他的作品也是有力的,那种力量及其正义性就在于揭露和纪录事实真相的努力,在于对暴虐和虚伪的拼命嘲谑,也在于巧妙地给那些微如草芥的生命留名写照。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写道:“每当奥雷利亚诺触及这个话题,不仅老鸨一人,一些比她年长的老人都会驳斥所谓工人被包围在广场、两百节车厢的火车满载死尸之类的谣言,并且坚决捍卫已然在法庭案卷和小学教科书中根深蒂固的说法:根本没有过什么香蕉公司。”

世界的历史在终结之前已经被涂改、抹杀而面目全非,人类在毁灭之前一直处于强权的持续败坏中。对社会、政治的绝望,对人性的绝望,使作者强化了持守孤独的信念。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理解他笔下的“孤独”的意义。他的孤独和笛福笔下鲁滨逊的孤独一样,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处境的隐喻。也许我们不得不孤独地活上一百年、两百年,也许无常的命运随时会结束我们雄心勃勃的人生旅程,也许邪恶和暴虐总是以凌辱我们孱弱的肉体和精神为能事……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努力、不去充实和完善自己生命的理由。就像一颗树,随时可能被一阵大风连根拔起,但在这之前,还是要从天地间吸取阳光雨露,尽情地舒张自我。这就是这部像热带雨林般密实、狂欢的书所表现的真相和真理。并且,它以毁灭的方式捍卫了它们的价值。

?荩?荩?荩【名家评点链接】

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他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微观世界。在喧嚣纷乱、令人困惑但却令人信服的确定的现实中,它反映了一个大陆及其人们的财富与贫困。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百年孤独》把西班牙语的浪漫底蕴,以及骨子里面那种超现实的感觉发挥到淋漓尽致。我认为将西班牙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并非《堂吉诃德》,而是《百年孤独》。

——博尔赫斯

《百年孤独》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骇世惊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莫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布恩迪亚阿尔卡马孔多
拉丁美洲的“百年”与“孤独”
惨遭灭口的调查记者
惨遭灭口的调查记者
星期六
文学地理视域下地域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研究
无处安放的百年孤独
《枯枝败叶》:孤独的死者大夫形象分析
那么,就呈现此时的我们
聆听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成长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