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

2018-01-0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尿量妇科体温

王 雪

(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 201300)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

王 雪

(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 201300)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关注患者术中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00%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使用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体温进行控制,可以防止患者在术中出现低温情况,提升患者术中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妇科腹腔镜手术;低温

医疗条件的进步使得微创治疗方法得到普及,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妇科手术中的普及率逐渐提升。但是进行腹腔镜手术中,术中低温情况发生率较高,可达到总体手术的50%~70%。低温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术中出现低温情况对患者器官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传统的护理方法对患者体温问题重视不足,造成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关注患者体温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本文对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将本次研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护理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为(43.16±3.65)岁,子宫肌瘤18例,卵巢肿瘤12例,宫颈癌10例;观察组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2.69±3.59)岁,子宫肌瘤19例,卵巢肿瘤14例,宫颈癌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自入院后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术前基本检查,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适时的心理引导,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时间与安排。观察组患者采用术中保温护理的方式,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关注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保温准备。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即进行控制体温的相应准备工作,提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给患者穿上特殊设计的棉衣棉裤进行保暖,并且隔绝外部冷空气的进入[2]。②术中保温护理。使用医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取代原本使用的挥发性消毒液为患者进行消毒,减少因为消毒液的挥发造成的患者体温下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温毯机维持手术单温度,进而保证患者体温的平稳。在进行术中输液过程中,可将液体加温至37ºC之后再进行输液操作,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保温护理。在手术结束进行伤口缝合时,采用常温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清洗。患者推出手术室时注意保暖,并且将病房空调调至适宜的温度,及时监控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告知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寒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比较(±s)

组别体温波动(ºC)术后苏醒时间(min)尿量(ml/h)对照组(n=40)3.69±2.2164.32±9.8361.39±6.31观察组(n=40)2.15±0.6943.66±7.6942.69±4.32 t 4.20710.46915.466 P 0.0000.000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经常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若该现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患者容易在手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容易出现心跳加速、心率失常的情况,造成心肌缺血,增加了术中患者心脏的负担,对手术中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并且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血管因为应激反应出现收缩,影响血管正常功能,造成患者心脑部位的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护理中应该对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增加术中保温护理,关注患者在手术中的体温变化,防止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在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①在腹腔镜手术中,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涌入,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常规护理方法对这部分护理重视不足,手术之前未进行适当的手术室温度调节,造成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低温,肝脏等代谢出现困难,一些麻醉类的药物效果达不到预期,造成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延长。而采用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体温进行监控,重视手术室温度调节,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宜的手术环境,可以减少因低温造成的麻醉效果不佳的情况,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②常规护理中,术中及术后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反复冲洗,但是采用的生理盐水温度较低,患者需要消耗自身热量适应生理盐水温度,造成体温下降。同时常规护理中对于患者体表的消毒主要采用挥发性消毒液,这种类型消毒液通过挥发带走患者体表热量,造成人体外周血管出现收缩,使得人体的汗液分泌减少,肾血流量增加,造成患者尿量上升。[4]而采用术后保温护理,使用与体表温度一致的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冲洗,并且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对患者进行消毒,减少挥发性消毒液的使用,防止患者体温出现较大波动,使患者在手术中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内,提升手术安全性。③术中温度护理重视对患者手术部位以及非手术部位的保温,增加手术巾的覆盖面积,并且使用温毯机等防止患者术中体温波动较大。患者在体温过低时,容易出现肌肉不自主的颤动,以此增加身体热量,维持身体正常温度,常规手术对患者术中保暖重视不足,造成患者术中出现寒战反应,造成骨骼肌收缩,患者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增加,再加上手术中一些麻醉药物的使用,造成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术中加强保温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5]。

综上所述,术中保温护理措施使用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体温进行控制,可以防止患者在术中出现低温情况,提升患者术中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1] 李 红,魏彦灵.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133-134.

[2] 黄颖珊,李世荣.术中保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3):399-401.

[3] 代 伟.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5-86.

[4] 陈保清,孔灵芝,王天霞.低体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88-189.

[5] 黄淑梅.妇科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预防[J].广西医学,2014,36(2):272-273.

R713

B

ISSN.2095-8803.2017.26.153.02

猜你喜欢

尿量妇科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