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观察

2018-01-05王沛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缺氧性胎膜早产

王沛华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8)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观察

王沛华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围产科治疗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按孕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孕28~34周,观察组30例为孕35~36周,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预后。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监控血糖,纠正胎位,早期防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以改善母婴预后。

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性疾病,其并发症多,多母婴的健康威胁大,是临床产科防治的主要疾病之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GDM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胎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液体不断从阴道流出,可导致新生儿先天不足、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等,对胎儿的危险性较大,增加了胎儿的病死率[1]。目前临床对于孕周低于35周GDM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而孕周高于35周者则适当处理后适时终止妊娠。本研究进一步分析GDM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围产科治疗的60例GDM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按孕周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8.9±4.2)岁,孕周35~36周;对照组30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6±4.8)岁,孕周28~34周;所有患者均符合GDM诊断标准,经口服糖耐量实验检查确诊;并符合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诊断标准,阴道突然流出较多液体,伴有有胎脂及胎粪,肛诊上推胎先露部时阴道流出液体增多,阴道液 pH值≥6.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GDM严重程度、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面检查患者的孕周、胎膜早破时间、是否合并感染等,根据孕周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保胎还是终止妊娠。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胎肺未完全成熟,多给予保胎治疗,采用抑制宫缩剂,25%硫酸镁60 ml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2g/h,延长孕期,并推注地塞米松6 mg/次,2次/d,促进胎肺成熟,同时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每日检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给予注射胰岛素,防止高血糖、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对于有明确感染者,立即终止妊娠[2]。观察组若在胎膜早破后出现规律宫缩,可进行自然分娩;若胎儿胎肺已成熟,但未出现宫缩超12 h,则进行引产,分娩时注意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胎儿分娩情况,观察有无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等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比较,见表1。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比较 [n(%)]

3 讨 论

GDM患者血糖难以控制,无法有效提供一个生理性的代谢环境,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就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4]。因此,加强GDM患者的围产期保健,积极控制血糖,对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孕周与胎儿的预后有密切关联,促进胎肺成熟治疗可降低新生儿RDS、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此外还应积极预防感染,减少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以促进新生儿预后的改善。新生儿出生2h内应静脉适当补充葡萄糖,防止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综上所述,GDM患者应重视孕期保健,严格控制和管理血糖,医生应给予针对性的孕期卫生保健指导,合理补充营养,定期孕检,预防下生殖道感染,对胎位不正者给予早期纠正,如发生早产胎膜早破应积极治疗,以延长孕龄,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1] 范阿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05.

[2] 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0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产科杂志,2012,7(13):245.

[3] 马丽丽,李丹阳.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14):2136-2138.

[4] 陈翠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妊娠结局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45-47.

R714.25

B

ISSN.2095-8803.2017.26.119.02

猜你喜欢

缺氧性胎膜早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