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8-01-05张丽波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增敏剂环丙孕酮

张丽波

(吉林省松原市大唐长山热电厂职工医院,吉林 松原 131109)

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分析

张丽波

(吉林省松原市大唐长山热电厂职工医院,吉林 松原 131109)

目的 分析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用复方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联用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以及内分泌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糖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Homa-β、Homa-IR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内分泌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睾酮、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恢复糖代谢以及内分泌平衡状态,对促进排卵有重要意义,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多囊卵巢综合征;复方环丙孕酮;胰岛素增敏剂;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妇科内分泌病变,临床特征以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以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主[1],多数患者伴随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通过合理用药的方式改善症状,降低子宫内膜癌等继发性症状的产生风险[2-3]。本研究针对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9例,均为女性,年龄21~38周岁,病程1~6年。对照组平均(27.9±2.3)岁,观察组平均(28.5±2.6)岁。对比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用复方环丙孕酮治疗。给药方案:自月经后5 d开始口服复方环丙孕酮(决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连续用药21 d。共用药3个月经周期。

1.2.2 观察组

联用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给药方案:自月经后5 d开始口服复方环丙孕酮(决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同时自月经周期开始1d口服胰岛素增敏剂(盐酸二甲双胍),500.0 mg/次,3次/d。共用药。共用药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以及内分泌指标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糖代谢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Homa-β、Homa-IR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糖代谢对比表

2.2 内分泌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睾酮、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内分泌对比表

3 讨 论

复发环丙孕酮是临床常见口服避孕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高雄激素状态也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对患者机体大量生成雄激素有抑制作用。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而言,其可以在短期内改善雄激素化体征,但也有报道证实单用本药物可能对患者糖代谢产生较大影响,增加胰岛素抵抗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为弥补上述局限,本研究中尝试在复方环丙孕酮基础之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数据显示其临床效果确切。主要依据是: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水平,加速胰岛素充分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糖代谢平能,对于维持糖代谢以及内分泌平衡状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分析:复方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恢复糖代谢以及内分泌平衡状态,对促进排卵有重要意义,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1] 金华良,王兴娟.胰岛素、瘦素、雄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2):236-240.

[2] 程小林,郭佶伟,解 菁,等.瘦素及胰岛素拮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2):1389-1391.

[3] 罗雪珍,陈盈珏,徐 雯,等.正常葡萄糖耐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8):635-637.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7.26.023.02

猜你喜欢

增敏剂环丙孕酮
钙离子增敏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探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临床可行性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