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琳仪 多元思辨,善用清和

2018-01-04黄平夏瑢魏佳平

大众健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咳喘顽疾膏方

黄平+夏瑢+魏佳平

临证55年,葛琳仪治学严谨,博采众长,学验俱丰,以擅治肺系、脾胃、内分泌及老年病、疑难病而著称。

三位合一,多元思辨

在中医临床辨治中,葛琳仪倡导辨体、辨病、辨证之“三位”为一体的多元思辨模式。首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倡以中为主,衷中参西。即根据患者症、征特点,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明确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此谓辨病;同时,在审病的基础上实施中医传统辨证,把握患者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病证合参,将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更是解开中医临证中有病无证、有证无病之困局的利器。其次,体质是中医“证”形成的内在因素,上述病证合参,固然是中医学分析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但也要参以辨体论治的思维方式。辨明患者的病理体质类型,既可把握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病势演变规律,又可在辨治伏发、缓发、继发、复发等病型中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还可在养生保健中发挥优势。 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期,中医属“咳嗽”“喘病”“肺胀”等病证范畴。葛琳仪认为,其病虽有宿疾,但刻下症、证不显,宜从辨体结合辨病进行思辨,指出该类病人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之病理体质为多见,宜调体固本为要,治如冬令膏方的调治。

这种三位合一的多元思辨模式,通过对体质的类型归属、病的个性判断以及证的共性综合,达到探明个体与疾病、阶段病证的辩证关系,发挥中医多元思辨及其互补优势,为治则治法的确立、遣方选药的精准奠定了基础,完善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强化了中医学治病求本、因人制宜的整体辨证观。

谨察病机,正本清源

面对疾病谱的古今迥异,葛琳仪常强调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她认为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日,中医的优势往往在于治疗西医不效的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病等内伤病。立足中医病因病机学,内伤病常以因病(邪、实)致虚(正、本)、因虚致实之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理状态为多见,故以正本清源为要,强调治标不离本、治本兼以治标,灵活应用攻、补二法。

如葛琳仪辨治咳喘顽疾,指出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肺(咳)脾(痰)肾(喘)虚为其本,痰(饮)、热、瘀为其标,故当标本兼治,攻以清肺、补以健脾固肾,创立了贯穿“清法”治疗咳喘顽疾的四部分治法,屡获佳效。诸如此类的慢性病、老年病,葛琳仪总结为脏腑精气亏虚为病之本,湿、痰、瘀、毒诸病理产物壅滞为病之标,治疗上多以补(脾肾)法为守,兼以清(邪热)、和(气机)、消(郁滞)等法开郁逐邪。

用药简练,衷中参西

葛琳仪临证中用药简练、轻重有度、衷中参西,力求法捷效速,其遣方选药主要体现在辨证用药、辨病用药和经验用药三个方面。如治疗特禀质哮病,在采用分期、分型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常配以蝉衣、地龙、徐长卿等,既取其祛风、解痉之传统功效,又发挥现代药理研究的抗过敏作用。

葛琳仪深谙医典,熟知药性,临证中善用药对,取其相须相使之功,以求效捷。如玄参配藏青果,能清热利咽,治咽炎、喉痹等;枸杞子配玉竹,能养阴润燥生津,治妇人脏躁、虚劳等;茺蔚子配生槐米,能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治眩晕、头痛;款冬花、紫菀配野百合,能润肺下气,治久咳不已或痰中带血等。

治咳喘顽疾,善以清法

葛琳仪以善治咳喘顽疾等肺系疾病而著名。她认为咳喘顽疾乃因病因多端、病机多变而迁延难治,酿成宿疾。因病延日久,正气复损,故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其基本病机,肺(咳)脾(痰)肾(喘)虚为其本,痰、热、瘀为其标。据其病程演变特点,咳喘宿疾卒发,多属实中夹虚之病理,以标实为主;宿疾伏而未发,多呈虚中夹实之病理,以肺肾亏虚为主。

葛琳仪强调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治标之法以“清”为要,清法贯穿于治疗全程,立清宣、清降、清润、清补四部分治法。

清宣法:风寒袭肺,则肺管不利,气道涩滞而不下,作喘急胸闷,咳嗽痰白,苔薄白,脉浮紧。治之以散寒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若风热犯肺,则气壅胸臆而出急,重则为喘,轻则为嗽。治之以清热宣肺平喘,方用银翘散加味黄芩、野荞麦根、七叶一枝花等。若痰热壅盛,方用鱼腥草、川朴花、苍术、猪苓、茯苓等。若湿盛、苔白腻者,改川朴花为川朴,加草果。

清降法:寒痰水饮上逆则可见气喘胸闷且痛,痰白量多,下肢凹陷水肿,苔白腻,脉沉弦。方选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前胡、桔梗等;兼哮证者,加徐长卿、地龙等。

清润法:久咳内伤肺肾,或受燥火之气,津液日耗,虚火自炎,燥热乘肺。见烦热口渴,咳喘短气,咳声低微,自汗畏风,口干舌红,脉软弱。方选生脉饮加味人参叶、山海螺等;若干咳不止,加紫菀、款冬花、百合、蛤壳。

清补法:咳喘之疾非止于肺之本脏,五脏六腑外受之邪气,必上干于肺而为咳。而肾乃先天之本,又为水之下源,“肾脉上连肺,主纳气”,此皆肺肾两脏此呼彼应之关联。 金生水,肺病可及子,肾病可祸母,见喘促气短,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口干唇红,舌质淡红或红,脉软弱。治宜补肾固本为主,佐以清肺化瘀,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云雾草、矮地茶、沙氏鹿茸草、丹参等。偏肾阴虚者,重用生地、山萸肉;偏肾阳虚者,重用仙茅、仙灵脾等。

治癌病顽疾,致以中和

癌病属中医癥积范畴,多因七情拂郁、饮食所伤、六淫邪毒等导致脏腑受损,以因虚得病、因虚致实为病理特点。葛琳仪认为,癌病求治于中医者,大多是在西医手术、化放疗后的癌病顽疾患者,病机虚实错杂,复杂多变,其气滞、血瘀、痰湿、蕴毒等标实之证虽然显现,但正气内虚、脏腑精气累损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在辨癌病的病位、病程的基础上,葛琳仪重视舌诊的运用,以舌苔之厚薄、色质、润燥来辨标实证的寒热、缓急,以苔之有无、舌质的色泽、润燥来判断本证的虚实、阴阳,指出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是治癌病顽疾的常用治则,而辨治的切入点则在脾、肝两脏。

葛林仪非常重视后天脾胃在中晚期癌病中的扶正作用,以健脾和胃为常法,以二陈汤、六君子汤为基本方。若舌苔厚腻,兼或舌黯有瘀,或舌紅苔黄等痰、瘀、毒等标实蕴盛者,重用化痰祛湿、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之方药。如诊治肺癌,证属痰浊蕴盛者,二陈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以健脾燥湿、化痰散结;证属瘀血内阻,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损益,以健脾益气、散瘀消结;证属热毒内盛、气阴两虚者,六君子汤去半夏,改人参为沙参,合五味消毒饮出入,以益气阴、清热毒;常加味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三叶青、猫爪草等以减毒增效。

治未病,以膏方调体

冬令膏方的运用,则是葛琳仪赋予治未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葛琳仪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着眼点是基于对个体体质类型的精准辨识,通过调体养生、调体阻截病传等手段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膏方自古以来以补为大法,葛琳仪则强调膏方的治则立法不应囿于补,应于补中寓调治,调补兼施,若一味地投补,则有虚虚实实之虞。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常见阴虚、阳虚、痰湿、气滞、瘀血等多种病理性体质,故立补虚、调治两大治则。冬主藏精,于冬藏之时补肾填精,有利于阴精积蓄,阳气潜藏,达到强身健体之效。如对于素有喘证的患者,在“三九”时节,症状缓解期,投以大剂量的熟地、黄精、玉竹、首乌、枸杞子、补骨脂、仙灵脾等养阴温肾之品,佐以平喘之味,制成膏滋药,每日早晚适量服用,使患者肾固体健,来年春天喘证的发作可大为减少,甚至不发。

葛琳仪,1956年考取上海中医学院,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院学生,得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先生真传。1962年毕业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行医,先后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等职。1996年荣获省级名中医称号,1997年荣获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7年出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至今。2017年荣获“国医大师”称号。

猜你喜欢

咳喘顽疾膏方
膏方进补切忌走入误区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服用膏方不适怎处理
冬来到,膏方俏
VR“顽疾”未解,又添新“病”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向膏方贵族化say no!
八贴猛药治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