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舒颗粒对模型大鼠盆腔粘连形成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2018-01-04俞慧慧赵宏利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浆膜空白对照盆腔

俞慧慧 赵宏利

1 浙江省慈溪市中医医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 310007

盆舒颗粒对模型大鼠盆腔粘连形成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俞慧慧1赵宏利2#

1 浙江省慈溪市中医医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 31000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盆舒颗粒对模型大鼠盆腔粘连形成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干预下产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抗体干预组、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采用机械损伤复制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4天。开腹观察大鼠子宫、输卵管标本的大体情况,比较各组盆腔粘连Philips评分结果,并进行病理检测。结果:治疗3组与模型组比较,盆腔炎性病变及粘连程度轻,Philip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盆舒颗粒及TGF-β1抗体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模型大鼠盆腔组织粘连,且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盆腔粘连 盆舒颗粒 大鼠 病理形态学

盆腔粘连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以性生活不适、慢性盆腔疼痛为主,常可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根据盆腔粘连的临床表现,研制以通经养血、散结除湿治法的中药复方盆舒颗粒。在临床取得确切疗效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盆舒颗粒防治粘连的疗效,为盆舒颗粒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SD大鼠,雌性,50只,体重230±20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实验条件合格证号:SYXK(浙)2008-0113。

1.2 主要药物与试剂:盆舒颗粒(由当归、炒白芍、炒白术、川芎、泽泻、茯苓、延胡索、莪术、王不留行、川牛膝、红藤组成,配伍比例为2:6:2:1.2:2:2:2:2:2:2:2:3),中药颗粒剂,由杭州市中医院提供。兔抗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制备: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模型组、中药治疗组、TGF-β1抗体干预组、TGF-β1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30mg/kg),常规消毒后取下腹正中切口约2cm,开腹暴露并固定子宫,用手术刀轻刮浆膜表面,长约2cm,共12次,至浆膜表面明显充血,双侧子宫用1号手术线轻扎,使并拢,逐层关腹,消毒术区。需TGF-β1抗体干预的两组实验大鼠在关腹前将TGF-β1抗体注入盆腔,关腹[1-2]。

2.2 给药方案:造模后开始灌胃给药1ml/100g,1次/d,共14天。中药治疗组、TGF-β1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每日按体表面积给予等效计量的盆舒颗粒;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体干预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2.3 指标测定:分述如下。

2.3.1 大体观察:末次用药24h后如前法麻醉开腹,观察记录子宫、输卵管标本的外观、颜色、粘连情况。

2.3.2 粘连分级:参照Philips分级标准[3]对粘连程度进行分级。0级:完全无粘连,浆膜面光滑;Ⅰ级:盆腔脏器与周围组织少量粘连,疏松易分,无渗血;Ⅱ级:盆腔脏器与周围组织轻到中度粘连,分离时局部有渗血;Ⅲ级:盆腔脏器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较难分离。

2.3.3 病理检测:摘取双侧子宫置于4%中性甲醛中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病理形态变化。

2.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变量用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大体观察:抗体干预组及中药治疗组各1只大鼠因术后灌胃不当死亡予以剔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子宫形态大小正常,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模型组子宫充血明显,质硬肿胀,部分模型子宫表面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广泛;中药治疗组大鼠子宫轻度充血,部分模型子宫表面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疏松;抗体干预组大鼠子宫轻度充血,部分模型子宫表面水肿,个别与周围组织粘连广泛;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大鼠子宫轻度充血,部分有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疏松。观察结果显示,盆舒颗粒及TGF-β1抗体均能大鼠使模型子宫充血、肿胀、组织粘连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粘连评分降低,两者联合应用与盆舒颗粒单独应用无明显差异。

3.2 大鼠盆腔粘连Philips评分结果:见表1。实验结果经秩和检验表明,模型组及3个治疗组盆腔粘连Philips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组、抗体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与抗体干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各实验组大鼠盆腔粘连Philips评分结果

3.3 光镜下病理形态观察:空白对照组子宫表面单层上皮组织层完整,无炎细胞浸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宫表面浆膜层厚度增加,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脱落。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扩张,有肉芽肿形成,伴有较多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粘连带形成。与模型组对比,3个治疗组子宫浆膜层厚度薄,伴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周围结缔组织中可见散在肉芽肿,伴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粘连带形成。中药治疗组与抗体干预组比较,浆膜层炎性改变及纤维组织增生无明显差异,抗体干预+中药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减少,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粘连带。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形态学表现(HE,×2)

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盆舒颗粒及TGF-β1抗体均能减轻模型大鼠子宫浆膜层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纤维组织增生及粘连带形成等病变程度,但尚不能恢复至正常形态。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盆腔粘连多由手术创伤、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异物反应等引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其中多功能细胞因子TGF-β1起着较关键的作用[4-5]。

笔者认为,本病发病或为正气本虚,易感邪毒,伤及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失畅;或为经行产后摄生不洁或手术创伤,风寒湿热、虫毒之邪乘虚内侵,伤及冲任督带,累及胞宫胞络。临床上以湿瘀互结为多见,病势缠绵难解,久之耗伤气血,终致虚实错杂。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要点不离虚、湿、瘀三端。因此,课题组确立通经养血,散结除湿的治疗原则,创立了盆舒颗粒。本方为当归芍药散加味,其中白芍、当归、川芎为血分药,有养血和血,宣滞止痛之效;茯苓、白术、泽泻为气分药,具有健脾运湿,利水散结的功用;延胡索、莪术活血散结,行气止痛;王不留行、川牛膝活血通络,下瘀通经;红藤清热利湿,败毒散瘀。诸药合用,气血同治,攻补兼施,扶正不敛邪,祛邪不伤正。

本研究结果提示,盆舒颗粒及TGF-β1抗体对模型大鼠盆腔组织形态均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粘连形成,且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Leach RE,Burns JW,Dawe EJ,et al.Reduction of Postsurgical adhesion formation in the rabbit uterine horn model with use of hyaluronate/carboxymethylcellulose gel[J].Fetil Steril,1998,69(3):415-417.

[2]Yaron Y,Diamond MP,Leach RE,et al.Lysyl oxidase Transcripts in peritoneal adhesions and incisional scars[J].J Reprod Med,1999,44(3):253-256.

[3]曾莉,陈卫平,赵凤鸣,等.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TGF-β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36-2238.

[4]Chegini N.The role of growth factors in peritoneal healing: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J].Eur J Surg,1997,164(577):17.

[5]Rhett JM,Ghatnekar GS,Palatinus JA,et al.Novel therapies for scar reduction and regenerative healing of skin wounds[J].Trends Biotechnol,2008,26(4):173-180.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盆舒颗粒对TGF-β1多克隆抗体干预下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编号:2011KJJ19;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盆舒颗粒对子宫粘连模型大鼠子宫内膜TGF-β1/SMAD3的影响,编号:20130733Q19

# 通讯作者:赵宏利,E-mail:z6hl@163.com

2017-08-07

猜你喜欢

浆膜空白对照盆腔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过表达H3K9me3去甲基化酶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内文第 96 ~ 101 页)图版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8 种外源激素对当归抽薹及产量的影响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