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因论视角的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2018-01-03姜晓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模因论英语口语教学

姜晓莉

【内容摘要】模因的概念类似于一个文化信息的数据包,而基因指的是遗传信息抽象的数据包。模因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本文以模因论为视角,重点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功能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遵循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规律,重新提倡背诵、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很有帮助,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关键词】模因论 英语口语 教学

引言

模因的特性和生命周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观点。模因的特性尤其是模仿传染性将它和第二语习得者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联系起来,因为语言正是在不断的复制、模仿... 为了使中国的在校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具优势,英语口语教学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作用甚微。因此,本文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一、 语言

模因与口语教学的关联 近年来,许多领域在运用模因论,模因论包含甚广:知识、新闻、宗教....当然,其中也包括语言,语言模因在其中有三个表现形式,分别为: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语言的复制、模仿和传播基本上通过这三个过程完成了。

1.老师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初次接触某种语言教材的时候,无论是英语单词、短语还是句子,都应该是先从教师传授开始。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取资料进行练习,最后在现实生活中交流应用。在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中,最难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发音、造句,而是怎样把所学词汇串成句子自然地运用。知识的传授和接受都是教师和学生比较注重的,由于应试教育,各种听说读写操练也强调知识点的运用。相对而言,信息传播交流的口语交际方面容易被忽略。即使到了高中,设置口语课,但也由于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致使口语课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仍旧低效。

2.适当建立课堂情形

想要提高口语课效率,实现语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可借助模因论的基本观点,适当设立课堂情景。如果每次上课都是对话和演讲,学生们还是会感到没有新鲜感,这时不妨放一些简单的英语录音。当然,不必要求学生们听懂所有录音内容,只要他们能捕捉到所学过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就可以。然后让学生去反复模拟这些单词和句子,读的时候声音要大,读音要清晰。久而久之,就能说出一口漂亮的标准英语,发音问题自然地就不再是难题。

二、 高中英語口语教学应用模因论的对策

1.在训练中模仿模因论

在模因论的作用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更具模仿性。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英语口语交际形式进行系列模仿训练,老师可以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同化阶段,所以,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模仿。听读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模仿任务。首先,播放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方面的语音;再次,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最后,指导学生对相关录音进行模仿练习,并针对难度较高的语句进行详细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对英语材料进行模仿。

2.朗读训练中实现背记

模因论的第二步骤中,应进行朗读训练,以强化学生的背诵能力。通过第一阶段的模仿,学生能够累积大量的英语词汇,能够为第二步骤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条件。首先,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要学好英语,必须在英语听说语言环境中强化训练,才会有好的效果。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或背诵,有助于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记忆深刻。

再次,学生积累大量口语素材,能够将其进行内化,并且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知,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重新构成编排过程。最后,在朗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背诵能力,提高整体水平。复杂的英语学习变成了简单刺激的游戏,学生口语能力很快提高。

3.情境训练中进行套用

模因论应用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境训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套用能力,又能提升其口语交际水平,一举两得。例如:在询问与回答情境中,其情境模板为:A: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four people。在情境训练中,学生的口语交际也会自然而然提升。基于模因论条件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套用练习,学生可以充分将生活中的情境与英语所学知识内容互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上三种模因论视角下的口语教学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背诵和模仿是联想的基础,联想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语言模因更全面、细致地传播,进而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创造性发展和提高。语言模因的复制方式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所具有的“模仿”能力,不仅在母语的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就连第二语言练习也离不开它。因此,以模因论为指导促进英语教学势必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但是由于模因论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大量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要适时复习口语学习材料,反复练习的过程必然强化语言模因的形成,并最终有利于口语的自如流畅。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新编英语教程(第三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 谭晓春. 模因论启示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模因论视角的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2017】GHB176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

猜你喜欢

模因论英语口语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