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03王文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王文淑

【内容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一、在课堂上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心理学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揭示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心理过程,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思维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它对于人们的整个心理面貌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思维训练活动,学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是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物质发展的最高成就,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称作物质“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由此可见,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认识和总结历史规律,学会从历史现象中概括出其内在联系。把所学的历史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提出问题,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学生只有感到疑惑,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才会开动脑筋去思考,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然后再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后交流与反思。例如在讲《社会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一节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经过分组讨论之后,归纳出问题的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一个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在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节时,设问: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很快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之,在课堂上要精心设疑,问题的提出要形式多样。在科学探究中,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利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设疑、提示、点拨,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进而向独立思考发展。有时候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学生作分析问题和思维方法的示范讲述,把清晰的思路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指出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有时可以让学生讲出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给其他学生以启迪。例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一节时,学生对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不理解,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太平天国兴起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经过分析讨论之后得出结论: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这样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层层递进的指向结论,使学生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刨新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是相对于集中思维而言的,是指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把眼前的信息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经过重新组合,而产生大量的新的思想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其思维路径是横向的、逆向的,其特征是反常的,甚至是怪异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通过创设“趣、奇、新、疑”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标新立异,对问题进行富有创新的思考和质疑,进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博学之,而且要慎思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探索的源泉。在学生讨论中,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是必然存在的,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精神的体现。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逐步做到善于提问,鼓励学生“打破沙锅問到底”。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应以提倡鼓励的态度对待。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学生能发现问题,是好学、思维活动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适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释疑,对学生讲得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指正。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节时,有的同学提出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我听到后及时鼓励了这个学生,其他学生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并提出了很多问题,思维的积极性非常高,提高了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当代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既克服了在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昆山文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