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周敦颐对道家道教思想的吸收

2018-01-03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周敦颐道家

吕锡琛

摘要:

周敦颐深化了唐代以来儒释道合流的趋势,在《通书》中进一步沿着《太极图说》的思路,在自然、社会和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对道家道教思想进行吸收和融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生万物的生成论;顺化、至公的治国论;无欲主静的修养论。周敦颐突破了韩愈排佛非道的狭隘陋见,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成就了他开创理学的一代伟业。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开拓创新的今天,这种博采众长的精神,彰显出非同寻常的现代意义和深刻启示。

关键词:周敦颐;通书;道家;兼收融通

周敦颐积极适应唐代以来儒释道合流的趋势,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融通儒释道诸家,开创了理学这一儒学的新形态。《太极图说》和《通书》是他创建理学的奠基之作。前辈学者张岂之、侯外庐、陈鼓应等先生曾论述《太极图说》与道教内丹学者陈抟所著《先天图》的渊源关系①,但对《通书》的相关思想却鲜有讨论,甚至有人认为,《通书》主要阐发了儒家以诚为本、仁义中正等思想,已经脱离了道家和道教的影响。

但愚意以为,周敦颐的道学情怀是全方位的,这不仅在《太极图说》中有所体现,而且从他直抒胸臆的诗作中流露出来。例如,在《题酆都观》这组诗中的《仙都观》《读英真君丹诀》等诗中,他高唱“钦想真风杳何在,偃松乔柏共萧森”、“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明白地表达出对道教“真风”和陈抟丹道之学的崇尚和研习;在道教圣地罗浮山,他又吟詩《题惠州罗浮山》,留下了“关上罗浮间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的诗句,仙风道骨之气象跃然纸上。

在他论及宇宙论、心性论、修养论和伦理思想的《通书》中,更是折射出道家思想的影响。以下主要就《通书》的内容讨论周敦颐对道家道教思想的吸收与融会。

一、气生万物——对道家生成论的吸收

众所周知,周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一个由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和人类的宇宙生成图式,这与陈抟的《先天图》和《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图式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这种继承关系亦延续到《通书》中。在《通书·理性命》中,他对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作了更具体的论述:“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即是说,天地万物乃是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化生而成,五行与阴阳二气各有其不同的质,但二气的本源是“一”,一生二气,二气又化生出万物。也就是说,万物皆源于“一”,“一”分而为万物,而由一分化出来的万物又各有其小大不一的确定本性。周子的这一宇宙生成论不仅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图式相一致,而且在诸多道家作品中亦可找到相似的论述。

例如,汉代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对宇宙生成过程的描述就与《通书》的论述多有相似。该书《天文训》中说:“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时之散精为万物。”②《本经训》中亦说:“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③作者认为,“道”始生于无形的“虚廓”,“虚廓”进而产生出宇宙和气,由“道”产生的“气”具有清阳重浊等性质上的差别,故可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刚柔相成,由此而化生出天地万物,人与天地皆统一于阴阳之气。显然,周敦颐“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和“是万为一、一实万分”的宇宙生成模式正是对《淮南子》上述理论更为简要的概括。

周敦颐对道家宇宙观的吸收,为“罕言天道”的传统儒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输入了新鲜血液,从哲学的高度为理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顺化、至公——对道家治国论的吸收

周敦颐在治国理论上亦融合了道家的思想主张。作为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当然首先要强调以仁义之道治天下的重要性,但他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局面又颇有道家无为而治的色彩。例如,他在《通书·顺化》中说:“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

在这段话中,“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而“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的蓝图则凸显出浓厚的道家政治主张的神韵。

我们知道,因顺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老子》认为,纯任自然的管理方式是最高明的:“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④因此,君主如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则可在政治行政生活中收到显著的效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⑤ 黄老道家《淮南子》亦发展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极力推崇以“不道之道”治理天下。如,该书的《原道》中说:“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法度刑罚何足以致之也?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⑥ 以上主张体现出以下几大要点:第一,管理者做好自我道德修养,无为无事,恬静无欲,民众必能从而化之,风俗纯正,丰衣足食;第二,不着痕迹,润物无声,顺应民心民性而治,这才是高明的管理。对照周敦颐“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等主张,人们不难感受到道家无为而治政治理想之韵味。

对于“公”的追求亦是周敦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他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要践行“至公”的美德,在《通书·公》一文中,他说:“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 文中进一步阐释说,这种“至公”精神是天地的特性:“天地至公而已矣。”在这里,周氏将他心目中“至公”的道德理想向外投射,将其移附于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天地,希图人类效法天地至公的精神。这种将人类的道德理想与天地自然相比附的推理形式正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传统致思方式,而对于“公”的追求亦是儒道诸家共同向往的社会诉求和道德理想。如《礼记·孔子闲居》中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该书《礼运》中描画的“天下为公”理想蓝图,更是激励着历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之奋斗;《老子》亦告诫为政者收敛私欲,效法天地自然那种“不自生”的无私精神;《吕氏春秋》更是专门撰著《贵公》等篇,强调“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圣王应当效法天地之道,“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⑦。endprint

周敦颐“至公”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既是对前贤思想资源的继承,又不仅限于思想理论层面的阐发,亦不再停留于效法天地这一致思方式,而是进一步从具体的修养之道入手,探寻培养和践行“公”的途径,以求能够臻于“至公”的“圣人之道”。而他所指出的这一修养之道又与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我们对此展开讨论。

三、无欲主静——对道家修养论的吸收

周敦颐将“静”视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和人生最高境界,这就是他在《太极图说》中所提出的“主静立人极”命题。为何周子对“静”赋予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在《太极图说》这一言简意赅的作品中他未作具体论述,但我们可以在《通书》中找到答案。在《通书·圣学》篇中,周敦颐讨论了如何学圣,学圣之要等问题。其文曰:“‘圣可学乎? 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在周子看来,学圣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学圣之要在于“一”,而所谓“一”即是“无欲”。周子阐释说,成为圣人的关键在于努力进行道德修养,达到“无欲”的境界,“无欲”才能保持心理层面的“静虚”和行为层面的“动直”。如此,就能拥有杰出的认知能力,对于万事万物明了通达——“静虚则明”;做事行为正直,公正、公平——“动直则公”。也就是说,在周敦颐这里,“静”与“无欲”是密不可分的。“无欲”才能达到静虚动直,才能做到“明通公溥”,通往“至公”这一“圣人之道”。关于这一点,清儒窦克勤亦曾指出:“主静以立人极,《太极图说》之大旨也;无欲以学圣,《通书》之大旨也”,此两者“其实一而已矣”,这就道出了静、虚、无欲这些心性道德修养活动的密切相联。

周敦颐上面这段问答的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内涵颇深,体现出他对于实现儒道两家“公”之理想的独到探讨。在文中,他关于如何才能培养且践行“公”这一道德原则的思考,可谓是对《老子》致虚守静一章内容的提炼。⑧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没身不殆。 ”致虚守静正是要人们排除物欲诱惑,达到无欲的状态,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而回归到虚静之性,则是复归生命,才能把握常道,明白通达。懂得了常道就能宽容,宽容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不偏,周全不偏才能符合自然,才能顺道而为,保持长久,终身平安。由此看来,这与周敦颐“无欲——静虚动直——明通公溥”的圣人修养之道简直可说是如出一辙。

静、虚、无欲这些在周敦颐思想中处于“大旨”地位的主张正是对《老子》“不欲以静”、清静寡欲以及道教清静修行方法的继承和发挥。

虚静寡欲是道家道教的一贯宗旨。《老子》强调“致虚守静”,“涤除玄鉴”,要求在修炼时应摆脱外物的干扰,进入高度虛静的状态,通过“心”这面特殊的镜子(“玄览”、“玄鉴”),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沟通,进而才能体道、得道。如何才能虚静呢,老子认为,清心寡欲是实现虚静的重要途径,提出“不欲以静”的观点。这一观点为后代的道家、道教学者所发挥。汉代问世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一书中阐发说:“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⑨认为需要摒弃后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心灵处于无知无欲的纯净状态,就可实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合一,感知外界事物:“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⑩ 唐代道教学者司马承祯强调“收心”、“守静”,摒见闻,绝欲望,进入虚静状态,认为心是道的处所,心能够“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静则生慧,动则成昏”B11,心静则生智慧,提升修炼主体的认知能力。

在周敦颐的一些诗作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类似的体悟。他常居于道观进行静修,而静修活动的确让他收获甚多。如,在前面提到的《题酆都观·读英真君丹诀》一诗中,就透露出他对致虚守静修养之道的体悟:“盖得阴阳造化机”,“精神合后更知微” 。 也就是说,通过致虚守静的修炼工夫,他达到了心与道合的境界,获得了“知微”、“体察阴阳造化机”的独特认知能力。

在世俗社会中,要保持虚静寡欲的心态,必须摆脱外物的诱惑和干扰,对人们趋之若鹜的名利富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周敦颐对富贵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他在《通书·富贵》中说:“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在周子这里,“道”指的是崇高的道德,“道充为贵”即是将拥有崇高的道德视为珍贵。这就彻底颠覆了世俗的富贵观念,而以拥有崇高的道德和身心的安和视为真正的富贵。

周敦颐心目中这种以“道充为贵”的理想人格形象正是众多道学人士所推崇的。请听晋代著名道教学者抱朴子葛洪的心声:“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动息知止,无往不足。弃赫奕之朝华,避偾车之险路……泰尔有余欢于无为之场。”B12葛洪这里所说的“得之者”、“体之者”是指得道、体道之人,上述话语描述出体悟大道者那种超越物外、怡然自得的风骨,而这才是最为尊贵而又充实富有的,体悟大道的人生追求远比世俗的荣华富贵更有价值,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屑于与俗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就能以恬淡平和的态度对待外在的荣华富贵,在各种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葛洪说的“道”与周敦颐所说的“道”虽然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皆是强调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于物质利益、感官欲望的超越。葛洪所谓“不待黄钺之威、不须难得之货、泰尔有余欢于无为之场”的得道者风姿,不正是周敦颐笔下的“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泰无不足”的君子气象吗?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周敦颐的《通书》并未脱离道家和道教的影响,而是以开放的胸襟,进一步沿着《太极图说》的思路,从宇宙生成论、治国主张和道德理想、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对道家道教思想进行吸收和融会,从而突破了韩愈排佛非道的儒家道统之狭隘陋见,集思广益,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开拓创新的今天,周敦颐这种兼收并蓄、广采众长的精神,彰显出非同寻常的现代意义和深刻启示。

【 注 释 】

①详见张岂之、邱汉生、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二章第二节,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陈鼓应:《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兼论濂溪的道家生活情趣》,《哲学研究》 ,2012年第2期。

②③⑥《淮南子》,《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5、1238、1207页。

④《老子》第十七章。

⑤《老子》第五十七章。

⑦《吕氏春秋·贵公》,《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31页。

⑧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尽心下》中虽然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命题,但老子才真正地突出了“无欲”“静虚”这些概念并将其提升到认识论的层面。

⑨⑩河上公:《老子章句》, “归根”第十六、“能为”第十,中华书局2006年版。

B11司马承桢:《坐忘论》,载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辑:《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45页。

B12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载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辑:《道藏要籍选刊》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编校:黄渊基)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敦颐道家
名人名言
周敦颐的岭南诗踪
周敦颐教子:立于诚信,懂得仁爱
周敦颐:左手莲花,右手阴阳鱼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漫画道家思想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庄子说》(二十五)
《庄子说》(二十六)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