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思考

2018-01-03朱月娥冯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朱月娥+冯军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引领学科教学的重要思想,是学生成长目标的重要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关注教学的改变,并以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本文借助于“转录与翻译”内容的教学,阐述了核心素养思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以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境界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教学思考

最早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经由欧盟理事会以及教育发达国家的研究之后,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概念。根据北师大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专家组的研究,我国对核心素养最权威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样的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有什么新的改变,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需要关注并实践的问题。

一、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变

高中生物教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因素来自于评价方式的改革。但其也有一个不利的影响,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与运用,忽视了生物学科作为自然学科应有的探究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新的引领性力量,其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提出了明确的界定,那就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笔者以为,这里所说的关键能力就包括探究能力在内。而要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就必须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真正体验探究等过程,真正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建构。

以“转录与翻译”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例,作为高中生物中较难的学习内容,如果选择让学生机械记忆本节的知识,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如果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探究状态的话,教学又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改变呢?对此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这样几个观点:第一,将专业的概念如密码子等进行形象化处理,以便让学生可以顺利地建立关于密码子的表象,从而在利用这一概念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感觉到陌生;第二,重点设计“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这一内容,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实现对生命的感知与体悟,同时形成对生命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探究实践;第三,从核心素养角度建立对“转录与翻译”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尤其是隐藏在生物知识背后思想方法与人文精神等。

二、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具体到实践过程中,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或许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现以“转录与翻译”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正是在对其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认识并形成概念的。因此,该探究应当成为本课设计的核心。而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形成探究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沿着这一主线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原本就是指向“核心能力”的。于是,笔者进行了这样的两步设计:

首先,探究情境的创设。笔者设计的引导性问题是:什么是基因?作为生命本质的核酸与生命活动体现的蛋白质,这两种分子是如何建立联系的?这两个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探究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梳理探究活动(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介绍),进而再提出驱动性的问题:RNA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哪个部位?细胞核交换后,为什么细胞质内会出现作有标记的RNA的分子?如果RNA被降解,进而蛋白质合成受到阻碍,那加入相关的RNA之后蛋白质的合成能否继续进行?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

其次,探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以上情境中的师生努力,實际上已经打开了探究的大门,且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但从探究能力形成与生物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对生命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探究实践”角度来看,本探究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基于这一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是:在以上探究的过程中,当我们想知道RNA的合成位置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在细胞核交换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又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这两个问题都是指向研究方法的,也就是指向“关键能力”的。在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也就是在学生明白了遗传信息是从DNA传递到RNA分子的过程中,经历的就是一个“转录”的过程,而RNA分子到蛋白质分子的过程就是翻译,这两个概念建立之后再探究转录与翻译背后的方法机制,学生就会认识到细胞移植法在实验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对RNA特有物质尿蜜啶的标记,以及适时取核则是技术关键。很多学生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意识到科学方法与关键技术的运用,才是生物实验得以成功并取得成功发现的关键。

这两步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挖掘方法与人文因素,就可以获得知识建构层次之上的认识。

三、 核心素养提升生物学科教与学的境界

从已有的实践反思,从核心素养对以及更为具体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角度来看高中生物的教与学,需要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审视教学境界。

从教的角度看,固然要关注学生的考试需要,但更要关注生物学科自身的特质,以及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生物是自然科学,也是前沿学科,当代社会生物技术的发展正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将学科教学的层次提高到超越知识积累的层面,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心态来说,是有明显的积极影响的;而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希望课堂只有机械的知识积累,他们需要经历一个真实的探究情境,以满足自然学科的学习心理。

故,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建立对生命的感悟与敬畏,对自然和谐的认识,以及对生物科学技术的认识及探究体认,是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必然取向,是教学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俞红成.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08):18-19.

[2] 刘凯.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1).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